-
从陆九渊临安悟弈看对其教育方法的启示
-
作者:杨小光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悟弈 教育方法
-
描述:文章从陆九渊教育思想中摘取"易简工夫"、"顿悟教学"、"优游读书"等教学方法,与其年少时在临安求艺,偶遇一位弈棋高手而深谙的棋理进行比较,阐述了陆九渊教育方法的产生深受其影响;并通过围棋这一冠存于世
-
试论胡应麟的学术研究方法对《诗薮》著述的影响
-
作者:冯韵 来源:科技信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诗薮》 学术研究
-
描述:特的地方,比如体例结构,研究方法等。
-
我国古代社会的内部控制方法:基于《周礼》的比较研究
-
作者:杨兴龙 李孝林 来源: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社会 内部控制 控制方法 《周礼》
-
描述:告,还应注重“中国特色”。
-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美国黄松引种区划方法
-
作者:王荣繁 唐德瑞 来源:北方园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国黄松 引种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
描述:行对比。结果表明:主成分-聚类分析法既可以对多变量数据进行合理地分类,又能对各类优劣程度做出综合评价,能充分反映适宜美国黄松生长的气候情况,与美国黄松实际生长情况比较后,验证了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
思想家学术研究方法探析以王安石思想研究为例
-
作者:孔凡青 来源: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思想 学术研究方法 中国传统学术 大叙事法 深挖掘法
-
描述:和扭曲。对王安石思想的研究就存在着这些情况。没有一个科学的研究方法,就容易导致对思想家思想的片面解读甚至是曲解。本文选取了两篇对王安石思想定位较中肯的文章,从中总结出“大叙事法”和“深挖掘法”两种
-
惩戒应是一种爱的表达:如何使用惩戒的教育方法
-
作者:陈大伟 来源:班主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 教育方法 老师 表达 同学 批评 公开课 行为 惩处 父性
-
描述:在一堂公开课上,有个男生十分喜欢表现自己,同学发言时,他总是把手举得高高的,嘴里嚷着要回答。授课老师对他说:"你只有学会认真听其他同学发言了,老师才会叫你起来回答。"因为刚讨论过"让学生经历美好快乐的课堂生活",所以有的听课老师看不下去了,认为
-
道德的追求 科学的桎梏——略论理学家的认识论导向
-
作者:张艳红 来源:经济经纬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认识论 陆九渊 朱熹 道德修养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理学家 张载 客观世界 伦理道德思想 哲学思想
-
描述:力、破坏力是我们回答这个问题时必须注意到的。本文从与科技发展关系密切的认识论方面来剖析理学对科技发展的的危害,以理学大家张载、朱熹和陆九渊(并及王守仁)的认识论为研究对象。
-
共产党人应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模范——读《论共产
-
作者:陈文叔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 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 共产党人 继承和发扬 党组织的战斗力 刘少奇 无产阶级革命家 个人主义 文化大革命
-
描述:命野心,别有用心的诬蔑《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是宣扬“为人处世的封建哲学”、“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修身养性”,是“要人们离开当前尖锐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等等、等等。故意歪曲历史的真相、妄图蛊惑人心。历史是最好的见证,让历史来撕破他们的谣言和诡辩吧!
-
特定道德义务应是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来源
-
作者:朱祯学 来源: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不作为犯罪 义务来源 道德义务
-
描述:将特定的道德义务作为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来源,在司法实践中是可行的。这样不仅能处罚那些违反特定的重大道德义务的行为,而且能通过对违反特定道德义务的行为犯罪化达到提高公民道德水平的目的。
-
吕祖谦的道德性命之学及其兼融朱陆的特点
-
作者:肖永明 来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吕祖谦 理 心 人性论 修养论 朱熹 陆九渊
-
描述:吕祖谦重视对道德性命的探讨。他以"理"与"心"为其最高的本体范畴,力图将"天理"与"人心"融为一体,并在人性论与道德修养论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见解。他的道德性命之学体现出会通、兼融朱陆之学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