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中石道姑形象略辨
-
作者:黄德荣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道姑 杜丽娘 《牡丹亭》 汤显祖 杜柳 柳梦梅 石女 候外庐 笑者 徐朔方
-
描述:古执也,陈最良之雾也,青山之贼牢也:无不从筋节窍髓,以探其七情生动之微也。”(当然,该文对剧中人物的评价不尽确切。)那么,石道姑的形象又如何呢?徐朔方教授在《前言》中,说:“派去教育她(指杜丽娘一笔者注)的陈最
-
艾南英是非辨述
-
作者:谢苍霖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源流演变 陈子龙 明代文学 八股文 钱谦益 江西东乡 北宋 州府 天启 张溥
-
描述:川章世纯、罗万藻、陈际泰并列榜首,这就是后来在八股文历史上享大名的“江西四家”。艾南英中举是在天启四年,在这以前,他多次应试落榜,积愤难平,于是把历次
-
《论语·微子》“分”字注辨
-
作者:曹柏青 来源: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微子 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 解释 农业生产 周礼 郑注 朱熹 注释
-
描述:‘分或为粪,此五谷不分,当渎如草人粪种之粪,
-
《忠惠集提要》辨误
-
作者:祝尚书 来源:文献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库提要 黄庭坚 中书舍人 翰林学士 永乐大典 四库馆臣 参知政事 曾巩 给事中 苏轼
-
描述:《忠惠集提要》辨误
-
王安石诋《春秋》为"断烂朝报"之考辨
-
作者:暂无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B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春秋 断烂朝报
-
描述:,而非孔子删削之<春秋>;对于孔子删削之<春秋>,王安石虽不甚尊崇,但作为封建士大夫王安石不能也不敢公开诋诬之.王安石之所以轻视<春秋>,是因为<春秋>的主旨与其变法思想相抵触.
-
《汤显祖全集》中三篇文章辨伪
-
作者:周明初 来源:文献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全集》 辨伪 文章 诗文集 徐朔方 集部
-
描述:的佚作。而正是这后来所增补的佚作中,由于失考,造成了一些伪作被误收入其中。
-
《朱陆之辨——朱熹陆九渊哲学比较研究》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陆之辨——朱熹陆九渊哲学比较研究》 彭永捷 宋明理学 哲学研究 比较研究
-
描述:《朱陆之辨——朱熹陆九渊哲学比较研究》
-
陆、王“心即理”辨异
-
作者:丁为祥 来源:理论建设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陆象山 心即理 陆九渊 陆王 知行本体 道德实践 宇宙论 同上 统一途径
-
描述:“心即理”是陆象山和王阳明共同主张的理论命题.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中国哲学史上才一直以陆王并称。实际上,他们的“心即理”命题,不仅在概念含义规定上存在着差别,而且其意旨也确实不同。正是这一不同,才决定了陆象山之为陆象山、王阳明之为王阳明。本文将从比较的角度,对其概念的不同指谓及其命题的不同内涵作一揭
-
贵溪象山原名禅师山辨
-
作者:朱永龄 来源: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中国哲学史 象山先生 天山 贵溪 原名 禅师 任继愈 云台山 范寿康
-
描述:讲学。淳熙十五年戊申,先生五十岁,在山间精舍。易应天山名为象山,学徒结庐。 (《象山先生全集》卷三十六《年谱》)笔者认为,《年谱》系陆九渊之后人、门生所编,是他们的语言;《年谱》谓象山原名“应天山”,似有误矣。
-
朱淑真生活年代考辨
-
作者:缪钺 来源:文献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淑真 生活年代 北宋 曾布 临安 南宋初期 考辨 诗词 南渡 生平事迹
-
描述:朱淑真是来代著名的女作家,她有诗词传世,诗作较多,但造诣不如其词。她的《断肠词》虽仅存三十馀首,而在词史上仍能占一席地位,值得研究。不过,研究朱淑真时,将会遇到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