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师庙记》解读
作者:苏子裕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艺术  中国戏曲  海盐腔  临川四梦  戏曲理论  北杂剧  宜黄腔  神清  弋阳腔 
描述:汤显祖以其光辉剧作临川四梦成为我国明代剧坛的标志。他既编撰剧本,又躬践排场,执导执教,甚至为戏班安排上演剧目和演出事务,与艺人保持密切联系。他在进行戏曲创作实践的同时,对戏曲理论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在戏曲创
汤显祖与《宜黄县戏神清师庙记》
作者:邹自振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宜黄县  戏神  演出活动  戏曲导演  中国古典  《邯郸记》  戏剧创作 
描述:汤显祖晚年在玉茗堂故居,不仅潜心于撰写剧本,同时还热衷于戏曲演出活动。他在写完《邯郸记》以后,便把主要精力转到了从事演出活动方面。这一年,玉茗堂全部峻工。次年(万历三十年,即1602年),他应宜黄腔演员之请,根据
原国民党广州警备司令黄松祖屋参观记
作者:冯华权  来源:居正月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原国民党广州警备司令黄松祖屋参观记
辽代沈州应是沈阳建城始的源头
作者:关学智  来源: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阳  候城  沈州  城市史  城市纪元 
描述:直至发展为今天的沈阳市,脉络清晰连续,符合沈阳城市纪元标准的要求,可视为沈阳城市之源头。以史籍所载的辽代沈州最早时间记录辽太祖神册六年(公元921年)算起,则沈阳城市历史已有1100年之久。
白沙何清宗长寻根问祖到龙塘
作者:暂无 来源:龙塘侨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白沙何清宗长寻根问祖到龙塘
杂交兰是国兰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方向:访森兰蕙园艺董事长吴森
作者:周伟伟  来源:中国花卉园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兰花  产业化发展  董事长  园艺  兰蕙  杂交兰  台湾地区  品质 
描述:在兰界,兰友们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台湾人会养兰花!、台湾人养的兰花品质好!中国兰花产业化研讨会在广东翁源召开之际,记者有幸走进了台湾著名养兰人在当地建立的兰圃——森兰蕙园艺,一睹台湾人养的
王安石议政的政见与""性
作者:李唐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议政  议政  "以议政"  "以议政"  ""性  ""性 
描述:王安石议政的政见多以议论出之,"以议论为"是王安石诗歌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但他的议政是作"",而不是写政论,没有因政见的阐发而改变"带情韵以行"的审美特质.他在议政的创作中经常调动
“加冠”和“摘帽
作者:陆精康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五言诗  近体诗  宋代  原作  七言诗  洪迈  王安石  吻合  随笔 
描述:近体诗以方寸之地描摹万物,诗人力求辞约意丰自不待言。然以家观之,即使精短篇什,亦非无可行增删改易之处。加冠、摘帽即为诗歌意蕴变化之法。所谓加冠,就是句前添字,化五言作七言,令原作在意境上生出变化
《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开场和退场之比较
作者:陈志萍  来源: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汤显祖  汤显祖  开场  开场  退场  退场 
描述:曲牌,也不再使用套语,而是直接概括剧情。两剧在开场和退场的运用上大同小异,这种"巧合"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是内容决定形式的必然产物。
协诸友游牡丹亭(一首)
作者:杭州 卢典  来源:明湖诗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协诸友游牡丹亭(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