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苏轼对词境的扩大和提高
作者:叶柏村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6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欧阳修  政治抱负  作者  水龙吟  扩大  唐五代  文学功能  士大夫  王安石 
描述:以滑稽语噪河朔;组潦倒无成,作[紅窗迥]及杂曲数百解,聞者絕倒,滑稽无賴之魁也,寅缘遭遇,官至防御使。同时有张兗臣者,组之流,亦供奉禁中,号曲子张观察。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作者:丁长和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江  王安石  苏轼  河豚  芦芽  桃花  水暖  先知  诗僧  画面 
描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宋初的诗僧与画家。《图画见闻志》卷四说他“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汀远渚、萧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也.”很为王安石苏轼等人
苏轼,豪放、婉约两擅其长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豪放词  词学史  婉约词  王安石  范仲淹  抗衡者  婉约派  柳永  词体 
描述:真正可称豪放词的,恐怕不到十分之一,不过它在词学史上却有着深远的意义。
张方平与苏轼的契心之交
作者:杨胜宽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方平  苏轼  王安石  苏洵  苏辙  文集  《乐全集》  苏氏  张氏  神宗 
描述:修写了一封推荐信。自此以后,苏氏父子与张方平开始了漫长而亲密的交往。
意蕴深沉 哲思横生——苏轼《赤壁赋》导读
作者:郭坚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赤壁  宋神宗  作者  王安石  消极思想  人生  月亮  物我  黄州 
描述:》亦称《前赤壁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
苏轼:何当血肉身,安得常强健
作者:窦国祥  来源:祝您健康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养生长寿  唐宋八大家  北宋文学  王安石  翰林学士  学识渊博  书画家  惠州  黄州 
描述:一二,供诸君品味。
苏轼诗词中的咏月艺术
作者:邱红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中秋诗  中秋月  诗词  宋神宗  熙宁  人生  词作  王安石  密州 
描述:提起苏轼的中秋诗词,大家最易记起的是那首向来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作于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即公元1076年)中秋,苏轼四十一岁,为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太守。因反对王安石新法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的美学意义
作者:张启善  来源: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乌台诗案”  美学意义  苏轼  寒食  黄州  美学主张  王安石  北宋 
描述:苏轼
解读苏轼的两次制科考试
作者:周云容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制科  考试  宋仁宗  宋代  进士科  翰林学士  欧阳修  王安石  选拔 
描述:参加制科考试,而且均入三等,这在宋代是极为特殊的。透过苏轼两次参加制科考试的特殊经历,我们将对宋代的制科考试有更
历经磨难的超脱者:从宦海沉浮中看苏轼
作者:杨明清  来源: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宦海沉浮  人生境界  乌台诗案  人生意义  文人创作  中国文人  苏辙  王安石  徐行 
描述:华横溢,仕途坦荡 嘉佑元年,21岁的苏轼与弟苏辙随父亲到达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