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35)
报纸(205)
学位论文(19)
会议论文(11)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41)
才乡教育 (13)
地方文献 (10)
地方风物 (6)
文化溯源 (2)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1(34)
2010(30)
2002(13)
2001(13)
1999(19)
1998(18)
1994(8)
1991(6)
1990(12)
1988(8)
按来源分组
抚州师专学报(16)
孔子研究(5)
河北学刊(3)
国际金融(1)
诗刊(1)
天下美食(1)
戏曲艺术(1)
社科信息文荟(1)
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能源评论(1)
论许衡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
作者:唐宇元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思想  中国哲学史  许衡  中国思想史  理学  朱熹  陆九渊  本心论  理学家  王阳明 
描述:,说明他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也试图说明他在宋、明之间的理学嬗递中的作用。
哲学批评--《周礼全集》编后感
作者:王路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出版社  初选  先生  学术论文  要求  文集  文章  周礼全  是非  哲学批评 
描述:之一。
李觏的功利主义思想及其哲学基础
作者:曹德本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基础  功利主义思想  李觏  政治思想  功利思想  “庆历新政  理论基础  王安石  民族矛盾  范仲淹 
描述:基础 李觏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功利思想,而且,这种思想是比较丰富的、深刻的,它之所以深刻,主要在于他的功利思想是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
试论汤显祖哲学伦理思想的内在矛盾
作者:杨忠 张贤蓉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伦理思想  汤显祖  近代社会  伦理观  哲学社会科学版  指导思想  意识境界  客观规律  合理性  道德修养 
描述:极为必要;并且,对于认
一个生命力论者的哲学思考──汤显祖论纲之一
作者:张贤蓉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生不已  生命力  人格  个性 
描述:然人性观。主张充分发挥人材化的生命力,创造合乎天性的人生,进入与天道合一的自然人生境界。这种人格理想使汤显祖最终关切人的个性自由这一现实问题。汤显祖的思想渊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但在基本精神上判然有利,而与本世纪初中国现代人文主义哲学思潮中思想家的一些思路大体一致。和西方柏格森生命哲学思想也有相通的迹象。
简论“理”在中国古典哲学中的演变
作者:胡上富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  中国古典哲学  天地万物  王夫之  华严宗  形而下  当然之则  程朱  陆九渊  指事 
描述:然乎?
论“临川四梦”关于人的哲学思考
作者:黄仁生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思考  权势欲  邯郸  仕宦生涯  汤显祖  临川四梦  明代社会  太尉  十三年  思想倾向 
描述:代的高峰,并对当时和后代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早从哲理角度探讨“临川四梦”立意主旨的,是与汤显祖同时代而稍后的王思任,他说:“其立言神指:《邯郸》,仙也;《南柯》,佛也;《紫钗》,侠也;《牡丹亭》,情
哲学教学应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的
作者:李淮春  来源: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教学改革  中国哲学  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中国文化  哲学教材  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哲学 
描述:哲学教学应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李淮春如何搞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有效地、成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这是多年来哲学教学改革一直在探索
本心与自由——论陆九渊哲学的特征与精神
作者:王新莹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德主体  易简  切己重实  自由 
描述:陆九渊哲学在与朱熹哲学争鸣中成形、发展。作为心学体系开创者的陆九渊的哲学体现出不同于程朱理学的鲜明特征。正是朱熹哲学所确立的伦理主体、格物穷理的支离、泛观博览的空疏凸显出陆九渊哲学挺立道德主体、易简
试论胡宏心性哲学的历史地位
作者:方国根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湖湘学派  心性哲学  胡宏  理论特色  历史地位  陆九渊  胡安国  天理人欲  天理与人欲  胡氏父子 
描述:派中所占有的显赫地位;三、阐明胡宏心性哲学对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及以陈亮、叶适、吕祖谦等为代表的“浙学”的影响和作用,揭示和表明胡宏心性之学是从二程过渡到后来相继崛起的朱子理学、陆氏心学、浙江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