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游褒山记》中“卒”字注解质疑
作者:张广泽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山记》  注解  质疑  出版集团  远方出版社  高中语文  人教版  王安石 
描述:而卒葬之"一句翻译为:"唐朝和尚慧
释《游褒山记》中的庐冢
作者:冯仲英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材  中学语文课  注解  普通版  坟墓  兼美  王力  解释 
描述:《游褒山记》是王安石的散文名篇,以其文质兼美的特点备受后世推崇,也是中学语文课本的传统保留篇目,但是现行的人教普通版教材的
石头希迁法及石头肉身——在石头希迁及曹洞禅学术研讨会上的
作者:吴立民  来源:法音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术研讨会  石头  日本曹洞宗  阿赖耶识  《参同契》    平常心是道  中国佛教  辛亥革命  福建漳州 
描述:石头希迁法及石头肉身在石头希迁及曹洞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吴立民石头希迁及曹洞学术研讨会诸缘具足,取得了圆满成功。我想从禅门修行的角度,谈谈石头法,以及石头肉身的问题。(一)我们研究佛学,学佛
天然函昰禅师的悟道因缘及其教并重的宗趣观
作者:冯焕珍  来源:现代哲学杂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函昰  曹洞宗  妙明真心  教并重 
描述:天然函是禅师是明末清初岭南曹洞宗的高僧,在他的弘化下,曹洞宗风大振,僧俗奔凑如云。本文从函昰禅师的悟道因缘及其阐教并重的宗趣观入手,说明他之所以能在明末清初之际摄受数千僧俗,乃是因其具有深彻的悟境和圆满的见地,非人们所谓“以忠孝节义示及门”所能范围。
论南宗前期洪州(临济)宗与石头(曹洞)宗的思想发展
作者:韩艳秋  来源:法音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宗  思想发展  石头  临济  前期  佛教研究  现实人生  现实生存 
描述:禅宗史上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并得到广泛传播的是慧能所创立的南宗。南宗思想使佛教在中国的传播,逐渐地贴近和融入了现实人生。它所触及到
越南曹洞宗的江南系源流与17—18世纪中越佛教交流
作者:冯超  来源: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越南  曹洞宗  江南  中越佛教 
描述:越南禅宗与中国南宗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17—18世纪随着郑阮纷争、南北割据局面的形成,越南佛教得以复兴,拙公派作为新的竹林派得以创立,临济宗和曾洞宗在越南南、北方传播。而越南曹洞系接受中国江南
借游言志各辟蹊径--《游褒山记》、《石钟山记》对读
作者:王茂恒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山记》  《石钟山记》  王安石  苏轼  高中  语文教学  教材研究  文言文 
描述:借游言志各辟蹊径--《游褒山记》、《石钟山记》对读
世之奇伟常在险远——王安石《游褒山记》徐宏祖《游黄山记》
作者:谭学纯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世之奇伟常在险远——王安石《游褒山记》徐宏祖《游黄山记》
奇伟之观 常在险远--读王安石《游褒山记》
作者:席金友  来源:语言文学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奇伟之观 常在险远--读王安石《游褒山记》
深入、深思、慎取:调查研究三部曲——重读王安石《游褒山记
作者:任卉 永平  来源:办公室业务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山记》  王安石  三部曲  秘书工作者  调查研究  “深入”  调查报告  宋代文学  党委工作  当好参谋 
描述:文学家王安石的《游褒山记》,文中所记之事,所议之理,充满哲理性的思考,给人们以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