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缘之果也盈枝——记郭启宏
-
作者:毓钺 来源:剧本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知识分子 右派 创作 真性情 司马迁 王安石 成长道路 舞台 困难时期 批林批孔
-
描述:世上有不少阴错阳差的事儿。一个地道的“老广”,居然写开了评剧,而且还写得风味儿十足,别说是那般听音儿就醉的戏迷,就连不少法眼不凡的行家里手也曾被唬住,就说黄宗江,看完《评剧皇后》约见作者,见了面后不禁哈哈大笑,他以为写戏的定是个五十开外的京津土著,没想到竟是个年纪轻轻的小广东!
-
试论范仲淹的教育思想及实践活动(下)
-
作者:董平 来源:西安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教育思想及实践 教育实践活动 王安石 庆历兴学 学术思想 应天府书院 《春秋》 政治家 知识分子
-
描述:、改变社会风尚的目的与手段,是改革弊政、挽救危局的重要武器,不论位居中央宰辅,还是身任知州
-
先秦时期科技人才状况的分析与思考
-
作者:胡方恕 来源: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先秦时期 科技人才 分析与思考 人才状况 《周礼》 官府手工业 科学技术 技术体系 奴隶社会 知识分子
-
描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景象。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自然科学水平达到了相当发达的程度,天文、历法、算术等有了新的突破,医学、农学、工艺等在古代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奴隶社会中“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蓬勃兴起。在私学中培养造就了大批“士”人。原先是文士、武士不分的,此时,从其中分化出一大批文士,文士中就包括有相当数量的科技专门人才,我国的古代科学技术体系,正是此时得以奠基。
-
苏东坡的最终流放
-
作者:李国文 来源:文学自由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坡 海南岛 苏轼 中国文学史 王安石变法 知识分子 文人 文学成就 雷州半岛 作家
-
描述:苏东坡的最终流放李国文公元1098年的一个夏天的雨后清晨,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巨人,再一次受到贬斥,从已经谪放多年的岭南,渡琼州海峡,往海南岛的昌化军安置。在宋代,海南岛不像现在这样风光,而是朝廷发配刑徒的边鄙之地。把这位文豪流放到荒芜不毛,人烟稀少,...
-
历史剧变的重构与名士精神的写真--评颜廷瑞的长篇历史小说《
-
作者:吴秀明 孙凯风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长篇历史小说 文化人格 知识分子 熙宁变法 内心独白 悲剧性命运 历史文学 苏武
-
描述:历史剧变的重构与名士精神的写真──评颜廷瑞的长篇历史小说《汴京风骚》吴秀明,孙凯风在新时期历史小说的百花园中,把“变法”作为一株“奇葩”来加以供养早已不是一件希罕的事了。从任光椿的《戊戌喋血记》到凌力的《少年天子》,无不以“变法”作为贯串其宏篇巨制的...
-
白麓洞书院与学风
-
作者:李春林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院 陆九渊 朱熹 教学方法 《朱子语类》 知识分子 中国文化史 庐山 质疑问难 中国历史
-
描述:白麓洞书院与学风李春林(光明日报社)在我的心目中,有3处古代文化遗址地位特别崇高:一处是河南淮阳的弦歌台,当年孔子厄于陈蔡,断食3日仍弦歌不绝。就凭这种气象,孔子作为中国的第一号文化圣人便当之无愧。第二处是山东临淄的稷下学宫,战国时期成百上千的大学者...
-
试论元诗“四大家”与道教的关系
-
作者:郭顺玉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教文化 四大家 张留孙 知识分子 元诗 传统文化 大诗人 虞集 全真道 范德机
-
描述:在蒙古贵族统治下的元代,汉族知识分子与道教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的产生有着不同于其它朝代的显著特征。本文通过对元延祜年间诗坛“四大家”的生平活动、思想创作的分析,指出元代知识分子为捍卫汉民族
-
炼字炼句意味长——对联修改艺术举隅
-
作者:谢逢江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联 炼意 句式 知识分子 相对独立 三个方面 秋瑾 李大钊 王安石 杜鹃
-
描述:则点到为止。
-
壮族士人和理学
-
作者:黄昉 来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壮族地区 理学思想 唯心主义 汉族士人 陆九渊 周敦颐 知识分子 地主阶级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 科举考试
-
描述:图就壮族士人接受理学及其影响的种种表现,作一肤浅的探讨。
-
评王安石变法期间的“顽固派”
-
作者:顾全芳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大地主 欧阳修 宋神宗 反变法派 知识分子 改革 反对派 既得利益
-
描述:王安石变法期间,一大批著名人物如司马光、韩琦、欧阳修、苏轼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反对王安石的新政。如何评价这些反对派,历来存在争议,本文现拟就此问题试作评价。一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日益因循守旧弊病百端的历史条件下,由宋神宗支持与领导,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