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天下之法者莫如吏”--王安石的重要法律思想
-
作者:卓帆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法律思想 积贫积弱 北宋王朝 官吏 变法改革 司马光 守法 富国强兵 理财
-
描述:有财。“理财”,是王安石改革的核心思想,他希望通过“理财”。挽救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实现“富国强兵”;接着又说:“治天下之财者莫如法”,治国理家的财力,最重要的是要有法律,故其为“理财”制定
-
“象魏”——我国古代收藏法律文献的处所
-
作者:姚行地 来源:图书馆建设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收藏法 法律文献 我国古代 图书馆 悬法 门阙 《周礼 古代政府 宫庭 中华书局
-
描述:,显得魏然高大,而且中间形成一个“缺”,因而又称为“高观”、“门阕”、“魏阙”;由于它是统治者独一无二的专门悬挂、公布和收藏各种法律文献的处
-
由李纪周案看刑法从旧从轻原则的法律适用
-
作者:杜文泉 来源:呼兰师专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纪周案 刑法 从旧从轻原则 法律适用 厦门“远华”走私案 犯罪 量刑情节 滥用职权罪
-
描述:由李纪周案看刑法从旧从轻原则的法律适用
-
试论《周礼》所见刑法对中国封建法律的影响
-
作者:李玉琳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刑法 封建法律
-
描述:《周礼》一书具有非常重要的法制史料价值。特别是《周礼》中法律制度的最重要部分——刑法,对秦、汉以后封建法律影响甚巨。本文重点就《周礼》所见刑法对中国封建法律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
从法律的捍卫者到死囚:公安部原副部长李纪周的忏悔
-
作者:暂无 来源:河北党风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纪周 公安部 犯罪事实 受贿罪
-
描述:人。
-
战国时期有关婚姻关系法律的研究:竹简秦汉律与《周礼》比较研
-
作者:朱红林 来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婚姻管理 促婚政策
-
描述:牍资料证明,《媒氏》所载基本上属于战国时期的婚姻法规。
-
浅论王安石的法律思想表达:以其散文为研究对象
-
作者:黄定威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法律思想 散文
-
描述:王安石的散文名垂千古,很多都渗透着他的政治见解和法律意识,体现了法学与文学的高度融合。文章拟从文学和法学相融合的角度,对这位大家的散文进行初步研究。首先对其创作、变法进行概述,提出其中的法律意识以及其价值,然后对散文中的法律意识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文学与法学在其文中相融合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
和谐文化应是一种新型的法治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资料信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和谐文化 社会主义制度 《组织人事报》 人民民主 大学教授 古代社会 等级制度
-
描述:社会制度、体制、机制、规范和程序来保证和实现。这样的和谐才是一种更加深层次的、持续的、稳定的和谐。所以,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应该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第一段]
-
文化强国理应是文化贸易大国
-
作者:花建 来源:今日中国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际文化贸易 贸易大国 文化软实力 世界大国 追随者 竞争
-
描述:世界大国在国际文化贸易方面的竞争,不仅仅是技术和资本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发展模式之争,谁的文化软实力模式更具有前瞻性,谁就能吸引更多的追随者。
-
大学文化应是“育人为本”的文化
-
作者:龚克 来源: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 育人为本 育人为本 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 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 “育人” “育人” 文化本质 文化本质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
-
描述:一、大学文化之根本“育人为本”第一,大学文化作为特定的组织文化,应该与组织的根本任务紧密联系。第二,大学文化本质上应是“育人”文化。第三,“育人为本”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