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37)
报纸(34)
学位论文(13)
会议论文(4)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96)
地方文献 (93)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20)
2011(16)
2009(12)
2007(17)
2006(15)
2002(9)
2000(7)
1988(2)
1986(6)
1981(1)
按来源分组
上海戏剧(9)
古典文学知识(2)
陕西戏剧(2)
文教资料(2)
电影文学(1)
中国文学研究(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
文艺生活:下旬刊(1)
散文(1)
全国新书目(1)
汤显祖的故事
作者:张康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浙江遂昌  申时行  太常寺  中进士  大学士  江西  抚州  戏剧  临川 
描述:汤显祖(公元1550-1616年),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我国明朝杰出的戏剧大师。他年少有文名、21岁乡试中举,34岁中进士。他秉性耿直,不附权贵。任南京太常寺博士
《闺塾》教学的启示
作者:蔡永平  来源:学语文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闺塾》  高中  语文  第四册  汤显祖  《牡丹亭》  戏剧  阅读指导 
描述:如烟,时过境
历史上的“弄孔子戏”
作者:蒋晗玉  来源:艺海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历史上  儒家  仁义道德  伶人  儒生  安禄山  罪名  戏剧  王安石 
描述:安禄山面前掷乐器于地,宁愿被肢解不向叛贼低头的雷海青;为民之艰苦谏言,甘冒"诽谤国政"罪名而献身的成辅端等等。他们的行为真能让以儒家为代表的,那些常叫嚣"诛优"的庙台之官为之汗颜。
拾画叫画
作者:邓晨曦  来源:收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柳梦梅  一见钟情  杜丽娘  办公室  汤显祖  花园  戏剧 
描述::http://wanglaiwen.arts.cangcn.com拾画向王来文求画,他指着办公室的一帧装裱好、装上框的画说:"送给你。"是为"拾"画。我想起明朝戏剧大师汤显祖的经典之作《牡丹亭》
黄芝冈及其汤显祖研究
作者:蒋星煜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文革”  二十世纪  徐朔方  理论界  戏剧  编年  无奈 
描述:,无奈在耐心等待之时,“文革”开始了。
从人物冲突看《闺塾》的“背面铺粉法”
作者:雷贤平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物冲突  戏剧  《闺塾》  “背面铺粉法”  《牡丹亭》  汤显祖  语文教学  中学 
描述:戏剧一定是少不了矛盾冲突的,《闺塾》一场戏也不例外。我们先来看一看陈最良与春香的冲突。
景、情、戏、思、四位一体:《牡丹亭·惊梦·皂罗袍》赏读
作者:张琼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惊梦·  皂罗袍》  高中  语文  阅读鉴赏  汤显祖  戏剧 
描述:【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展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编者按]
人的发现和美的寻觅:中国剧协第二期编剧读书班讲课提纲
作者:齐致翔  来源:剧本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格  观众  发现  塑造人  汤显祖  曹操  内心  老生常谈  戏曲  戏剧 
描述:似曾相识,引不起观众的兴趣,乃至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我教《牡丹亭·游园》
作者:宣沫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戏剧  游园  中国传统戏曲  文学意义  舞台说明  汤显祖  文学样式  学生自主 
描述: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认识戏剧,了解戏剧与其他文学样式的异同。2.感受中国传统戏曲独特的美,培养学生自主鉴赏曲词的能力。3.了解《牡丹亭》的文学意义和价值。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感受中国传统戏曲独特的美
汤显祖与茶
作者:侯德云  来源:中国茶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遂昌  采茶  雁荡山  茶马交易  茶诗  代表作  戏剧  作者 
描述: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末期戏曲剧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晚年号若士、茧翁,江西临川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等职。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牡丹亭》、《紫钗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