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人性论的发展演变及其意义
-
作者:张建民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性善说 性善恶混说 性不可善恶言说
-
描述:说明他在熙宁元丰间的人性论认识趋于稳定,此亦为其人性论认识的成熟表现。安石人性论既开宋儒言性之风,给理学与心学以影响,且为熙宁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
设计应是行业发展的尖兵
-
作者:马忠汉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轻工业设计 工业发展
-
描述:文章以山东省轻工业设计院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为例,具体阐述了设计对推动轻工业发展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并重点探析轻工业设计中的瓶颈问题及应对措施。
-
试析孔子对周礼的继承与发展
-
作者:张安礼 来源:福建信息技术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 仁 正名 信仰危机
-
描述:可以重塑国人的道德灵魂,有力促进"转型期"的和谐社会构建。
-
抚州采茶戏发展现状的问题与对策
-
作者:汪媛 邓伟民 汪高发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采茶戏 采茶戏 抚州 抚州 发展现 发展现 职业化发展 职业化发展 专业剧团 专业剧团 文化特色 文化特色 戏曲形式 戏曲形式 表演艺术 表演艺术 电影事业 电影事业
-
描述:从1934年第一个职业戏班——佑民堂的成立,到历经七十余年职业化发展后的今天,抚州采茶戏无论从戏曲形式本身,还是专业剧团的运营和实践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完善。但时下传媒的普及、文化的多元化
-
昆曲的现代性发展之可能性研究
-
作者:俞为民 来源:文化艺术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现代性发展 《十五贯》 青春版《牡丹亭》 国际剧坛
-
描述:术特征的前提下,进一步丰富昆曲的表演手段,以适应当代观众的欣赏需求。昆曲《十五贯》的改编成功,是借助了当时特定的政治理念;而青春版《牡丹亭》的盛行,则是以时尚和青春为依托,后者的发展模式更具
-
抓住历史机遇 实现超常发展
-
作者:何观生 来源:核地知与行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 地质工作 地质找矿 地质经济 加工业 铜材 相山
-
描述:充分发挥在中国“铀都”相山开展地质找矿和在“铜都”鹰潭发展铜材加工业的优势.牢牢抓住加强地质工作的历史机遇,瞄准“四大目标”,2007年,我队力争完成产值5亿元、利润突破1000万元,实现全队地质
-
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宗教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
-
作者:张建营 来源:宗教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宗教 工作 社会主义社会 石家庄市
-
描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宗教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
-
北宋两浙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原因
-
作者:方如金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末年 两浙路 社会经济 两浙地区 海外贸易 王安石 宋太祖 丝织业 唐末五代 海塘
-
描述: 公元960年,北宋建立。宋太祖采用“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于975年灭南唐后,吴越北面失去屏障,978年,北宋改用政治压力胁迫吴越降宋,钱俶“遂上表献所管十三州、一军”“县八十六,户五十五万六百八,兵十一万五千三十六”,归附宋朝,从此浙江成为
-
有关我国封建社会商业发展的几个问题
-
作者:刘尧庭 来源:新史学通讯 年份:195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封建社会 商业发展 商品经济 王安石 文字 武帝 食货志 地主 地租 商人
-
描述:本期刘尧庭同志的“有关我国封建社会商业发展的几个问题”一文,是企图从西周至鸦片战争,从各方面说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商品经济经过许多迂迴曲折的道路在发展着,在大体轮廓方面分作五个阶段,作一个历史
-
江西省乐安县民俗“装故事”的历史与发展
-
作者:卢芳 杨易 来源:新课程(中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装故事 抬儿郎 打秋千 民俗文化
-
描述:从明万历年间起,江西省乐安县湖屏坪村就流传着一种规模盛大的民俗活动"装故事",湖坪"装故事"传统活动时间是农历八月初九至十五。随着历史的发展,"装故事"由单纯的驱瘟避邪形式,而逐渐演变成一种祈福酬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