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远人
-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小山词 思远人 相思怀远之情 言情词 艺术特色
-
描述:思远人
-
苏轼“以诗识人”
-
作者:陈雄 来源:科海故事博览(智慧文摘)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识人 王安石 苏东坡 准确率 细节 客人 交往 生命 典范
-
描述:苏轼的贤内助王弗极会幕后识人,苏东坡和客人谈话之时,王弗立于幕后,往往听得数言,就能断定客人是否值得交往,是哪类人,而且,准确率相当高,可谓是闻言识人的典范。
-
细节识人
-
作者:老生 来源:领导科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识人 待人接物 苏轼 王安石
-
描述:罔将苏轼治罪。
-
史·实·人
-
作者:漃磬 来源:美文(上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孔子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广播 司马迁 中国文化 中国思想文化史 中国传统文化 皇帝
-
描述:"文革"记忆"文革"期间,资讯不很发达。那时没有电视,更奢谈网络。主要媒体除了报刊,似乎就只有广播了。对于连肚子都填不饱且识字也不多的广大农民而言,阅读报刊既是奢望也显多余。好在那时广播很普及,除了大街上震耳欲聋的高音喇叭外,几乎每家每户都装有一个小匣子喇叭。每天天不亮
-
人不能强王安石
-
作者:孙香我 来源:特别文摘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人不能强王安石
-
古“信”是人不是物
-
作者:刘绍义 来源:科海故事博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 信 是人不是物》 故事 文学 刘绍义
-
描述:在我国古代,“信”字是人不是物。“信”不是信件信函的意思,而是指送信的人。这里的送信人既包括递交函件和传递消息的人,也包括外交使臣。
-
人名诗古今谈
-
作者:丰家骅 来源:寻根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人名 权德舆 王安石 姓名 古今 谐音 古人 杂体诗 老舍 现代人
-
描述:。”时人认为人名诗始于王安石。宋人笔记(《逦斋闲览》(《墨客挥犀》等书中还记载了一则《诗谜》,内藏四诗人姓名,也说“为王丞相所撰”。所以始于王安石之说影响很大,人们谈起人名诗,就会联想到王安石为此
-
一眼识人难上难
-
作者:刘诚龙 来源:中外文摘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宋仁宗 识人 王夫人 鹿肉 娱乐活动 鱼饵 性情 判断 偏食
-
描述:宋仁宗的眼睛。宋仁宗看着王安石吃完一碟豆子后,作出了一个几乎可以断绝王安石前程的判断:这家伙十有八九是个奸臣! 碟子里的豆子其实是鱼饵。
-
浅谈“人比黄花瘦”
-
作者:吴学伟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美情趣 黄花 易安 王世贞 社会环境 音律 宋代 晏几道 文官制度 代表
-
描述:李易安《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人比黄花瘦"这句,历代评家多有叹赏,基本上都对句中"瘦"字称妙。明·王世贞的意见可为代表:"
-
吃菜品人
-
作者:陈鲁民 来源: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下旬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菜品 王安石 吃饭
-
描述:《曲洧旧闻》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王安石执政时,有人说他爱吃獐脯,他的夫人觉得奇怪,就问左右:“你们怎么知道王相公爱吃獐脯昵?”左右回答说:“大人每次吃饭,都只把獐脯吃光,别的菜却全剩下了。”夫人又问吃饭时獐脯放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