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58)
期刊文章(514)
图书(22)
会议论文(14)
学位论文(10)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686)
历史名人 (407)
红色文化 (12)
宗教集要 (8)
才乡教育 (3)
文化溯源 (1)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136)
2011(98)
2004(25)
2003(8)
2001(7)
1999(11)
1995(6)
1993(9)
1987(7)
1980(5)
按来源分组
其它(31)
文学评论(5)
文献(4)
中国图书评论(2)
东方艺术(2)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下旬(1)
甘肃社会科学(1)
投资与合作(1)
江南论坛(1)
吴中学刊(社会科学版)(1)
黄麟考察华侨教育
作者:暂无 来源:日报索引 年份:193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黄麟考察华侨教育
史书的繁简问题探析:以新旧《唐》为例
作者:马立群  来源:东方文化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史书繁简论  《新唐书》  《旧唐书》 
描述:可以发现新旧《唐》都有繁简得当之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有繁简失当之处,而由于其理论的自身局限性,所以不能此视角全面地把握新旧《唐》的价值及其地位。所以我们应注意对史书的综合评价,新旧《唐》都是
黄麟先生对广东教育的贡献
作者:殷涛  来源:广东史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东教育  教育事业  师范学校  龙川县  教育家 
描述:黄麟,又名林祥,男,清光绪十九年(1893)十月出生于龙川县黄布镇马岗村,1997年12月病逝于香港.享年105岁。这位百岁寿星曾经长期从事教育事业.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提起老隆师范学校和龙川教育
答吴澄溥同年
作者:暂无 来源:不忍 年份:19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答吴澄溥同年
昆曲《牡丹亭》传统与青舂之比较研究
作者:李砚  来源:乐府新声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牡丹亭》  《牡丹亭》  主腔  主腔  变化形态  变化形态  青春  青春 
描述: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4年,由台湾著名学者白先勇先生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牡丹亭>在全国范围内的上演,更带给这门古老的艺术以青春的喜悦和生命.本文以昆曲<牡丹亭
牡丹亭:从“至情”到“青春”:一部昆曲经典的建构、重构
作者:宋俊华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至情  青春  建构  重构  解读 
描述:的大旗;而昆曲情结、文化复兴的使命感与文化遗产与文化经济的时代潮流相呼应,则使白先勇用青春来感召观众。在经典热的今天,梳理《牡丹亭》经典的建构、重构与解读的过程,反思文人如何用自己的理念来塑造经典,不仅对于审思当下的经典热具有借鉴意义的,而且对于揭示我国戏剧发展中的文人化规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青春昆曲《牡丹亭》到厅堂昆曲《牡丹亭》
作者:董海燕 黄红平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  青春  《牡丹亭》  《牡丹亭》  厅堂  厅堂 
描述:通过青春<牡丹亭>与厅堂<牡丹亭>的成功,具体从它的演出形式、剧本、表演、舞美、服装、道具等方面进行比较.引发了一条传播艺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新路.
“青春”哈姆雷特:卡梅尔剧团观感
作者:元味  来源:话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牡丹亭》  哈姆雷特  观感  剧团  话剧作品  戏曲作品  《商鞅》  原创作品 
描述:然也可以缓冲一下原创作品缺乏的窘境。这在中国古老的戏曲界,似乎已是一种时尚。
昆曲经典的历史思维与现代投射:论上昆和青春《牡丹亭》的
作者:张辰鸿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牡丹亭》  昆曲  历史思维  改编  投射  中国古典艺术  文化意义  文化承载 
描述:昆曲作为中国古典艺术的最高典范,在现代的每一次搬演都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然而过重的文化承载,极易令昆曲迷失,淡化其场上的属性与功能,尽管各种演出尝试对昆曲在当代的生存传播都是有益的,然而只有从舞台性出发的经典褊寅才能实现昆曲表演的良性专承,
青春《牡丹亭》印象——兼与陈士争比较
作者:刘淑丽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  青春  《牡丹亭》  《牡丹亭》  白先勇  白先勇  陈士争  陈士争 
描述:全本《牡丹亭》的演出是近年来文化界的盛事,青春与陈士争在剧作内容、舞台造型艺术、音乐及表演方面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呈现出编导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