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423)
报纸(470)
图书(372)
学位论文(14)
会议论文(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031)
地方文献 (159)
红色文化 (26)
宗教集要 (22)
地方风物 (20)
才乡教育 (16)
非遗保护 (10)
文化溯源 (4)
按年份分组
2014(310)
2013(82)
2012(133)
2010(122)
2009(101)
2008(84)
2006(114)
2004(92)
1991(25)
1983(19)
按来源分组
新闻战线(5)
中华文史论丛(4)
读书杂志(3)
中华诗词(2)
中学生(2)
同舟共进(1)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1)
青少年日记(小学生版)(1)
天天爱学习(四年级)(1)
天天爱学习(三年级)(1)
小谈文章语言的两种修饰技法
作者:唐跃宁  来源:贵阳金筑大学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章语言  俗语  朱熹  文字  知识分子  修辞效果  词语  邓小平  重要作用  王安石 
描述:什么是“修饰”,宋代朱熹解释曰:“修饰,谓增损之”。亦即缺少的,则加以增添,多余的,则加以剪除,使文章更加漂亮,即为“修饰”。俗语说得好:“人是桩桩,全靠梳妆”。一个人若按自身的情况作一定的“增损
危素文章"太音元酒"论
作者:李超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危素  危素  文学观念  文学观念  文章创作  文章创作  太音元酒  太音元酒 
描述:世风,但最终无力挽救元王朝衰亡命运,他的文章可以称作盛世余音.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作者:陈玉谦  来源:民族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创作  人生  刘绍棠  长篇小说  齐齐哈尔市  作家  嫩江  红卫兵  五十周年  生命 
描述:人,一生下来就开始了生命的远航。人生,永远要漂泊,永远在旅途。所谓"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是也。我一次次地被命运捉弄着,命运一次次
刍议感悟型文章写作的训练方式
作者:张剑鹏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感悟  中学生  文章写作  作文  写作对象  历史人物  王安石  成就事业  生活中  直觉 
描述:由于对高分作文的追求,许多中学生喜欢以历史人物为写作对象,而又对这人物知之不多,理解不深,常常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这样的文字,表面看来,美丽可人,但内里空洞无物。于是我们提倡写作感悟型的文章,它要
文章世所希:晏殊之赋研究
作者:唐红卫  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晏殊   
描述:北宋前期政坛、文坛领袖之一的晏殊常常仅被当作一个"北宋倚声家之初祖"的词人;其实晏殊残留下来的几篇赋体文章在铺陈、骈俪方面的艺术形式十分精美,颇具悠游富贵气象,鲜明具体的表现了北宋前期文坛学习李商隐
阅读“三知”:知人、知世、知体裁
作者:雷源轼  来源:初中生·二年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知人  阅读  体裁  陆九渊  文章 
描述:怎样才能深刻地领会一篇文章?宋代学者陆九渊提出了一个阅读法则:知人、知世、知体式(体裁)。[第一段]
榆钱饭轻松做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小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课本  刘绍棠  妈妈  同学  文章 
描述:除了像张子晨同学一样生吃尝鲜,榆钱最著名的吃法当然是做成榆钱饭啦!问问爸爸妈妈,谁不知道大作家刘绍棠入选中学课本的文章《榆钱饭》呀!再问问爸爸妈妈,他们还记得榆钱饭的做法吗?如果记忆有些模糊了,就和
作文与做官
作者:彭广军  来源:应用写作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做官  作文  欧阳修  王安石  文章 
描述:官大文章好,似乎已成为官场通则,好不好下属都得说好,而且声音要响亮。自古以来,做人官写锦绣文章的人当然有,比如欧阳修、王安石等,但那是异数,属于凤毛麟角。
养就慧眼辨真伪:"秘史新说"系列文章之九
作者:眭达明  来源:秘书工作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秘书  皇帝  起草  通知  翰林院  宦官  宋仁宗  传达  字条  虞集 
描述:?这就需要秘书独具慧眼,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还要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稳重历练的处事风格.
老师文章学生批改:师生一起作文 破解教学头痛难题
作者:暂无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老师  学生  作文  师生  《老师领进门》  家庭作业  批改  小诗  刘绍棠  作家 
描述:学生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落笔成文,作为当天的家庭作业。第二天同学们高高兴兴地交来了“写的时候不头痛”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