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显祖《牡丹亭》案头写作艺术特色探究
-
作者:郭曼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案头 至情
-
描述:昆曲作为唱、念、做、打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场上演出与案头写作呈现出水乳交融的关系,《牡丹亭》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追根溯源,离不开汤显祖的原始文学创作,以"情"为主要艺术特色的案头写作同样值得探究。
-
“大流亡”中一“亭”-昆剧《牡丹亭》在海外上演的文化框架
-
作者:寇致铭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美国 美国 演出 演出
-
描述:《牡丹亭》在美国东西岸两地上演,显示了西方对中国高雅文化的全新接受,具有深刻的意义。
-
从汪译《牡丹亭》下场诗看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
作者:刘庚玉 郭军 来源: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造性叛逆 创造性叛逆 牡丹亭 牡丹亭 下场诗 下场诗
-
描述:面来描述创造性叛逆现象,以此说明创造性叛逆在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过程中的必然性。
-
三生石上旧精魂:浅谈《牡丹亭》的结构艺术
-
作者:何红霞 来源: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三生 三生 结构 结构
-
描述:石道姑和陈最良的"失情"就是佐证。
-
汤显祖《牡丹亭·闺塾》中的风俗内涵略考
-
作者:王政 来源:作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闺塾 闺塾 风俗内涵 风俗内涵
-
描述:《闺塾》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中的一出,作品不长,但涉及到一些古代社会生活的习俗内涵,如养鹦鹉、做寿鞋、市井卖花,等等。这些风俗事象的源流、背景、细节及蕴含,对于观众读懂作品,十分重要
-
汤显祖《牡丹亭.闺塾》中的风俗内涵略考
-
作者:暂无 来源:作家·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闺塾 闺塾 风俗内涵 风俗内涵
-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闺塾》中的风俗内涵略考
-
彩笔新题《玉簪记》
-
作者:越石 来源: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玉簪 牡丹亭 昆曲 昆剧 彩笔 博物馆 华文 艺术 作品
-
描述:挑选<玉簪记>,是因为它是昆剧生旦戏的代表,是最能表现昆剧表演精深之处的作品.尤其是岳美缇和华文漪的<玉簪记>,他们的每一个配合都可以说是丝丝入扣,我敢说这是昆剧艺术的登峰造极.--白先勇
-
《紫钗记》思想初探
-
作者:姚品文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霍小玉 李益 牡丹亭 思想内容 太尉 爱情生活 戏曲家 悲剧性格 杜丽娘
-
描述:《紫钗记》是伟大的戏曲家汤显祖著名的“玉茗堂四梦”之一。过去一些研究者在论述汤显祖时,往往只推重《牡丹亭》,谈到其他几“梦”,不是评价很低,就是语焉不详。最近有人为《南柯记》、《邯郸记》鸣不平,但对
-
论汤显祖《邯郸记》的成就及其影响
-
作者:赵山林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全集 邯郸 黄粱梦 枕中记 吕洞宾 艺术成就 牡丹亭 马致远 创作 戏曲研究
-
描述:,其中被度者均为卢生。
-
试论《西楼记》的典型意义
-
作者:王安庭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典型意义 袁于令 评注 牡丹亭 种曲 吴江派 戏曲研究 汤显祖 艺术倾向 明末清初
-
描述:明末袁于令的《西楼记》传奇,描写苏州才子于鹃与西楼妓女穆素徽的爱情婚姻故事。该剧写成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稍后被毛晋汲古阁编刻的《绣刻演剧》第四套收入,《绣刻演剧》六套出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