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986)
报纸(2314)
学位论文(141)
图书(70)
会议论文(32)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4060)
历史名人 (1462)
地方风物 (8)
宗教集要 (6)
红色文化 (4)
文化溯源 (1)
才乡教育 (1)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735)
2013(368)
2012(613)
2010(518)
2009(461)
2008(511)
2007(334)
2005(170)
2004(131)
1999(65)
按来源分组
其它(240)
文学界(理论版)(9)
现代苏州(8)
楚天都市报(7)
消费(4)
北方文学(下半月)(3)
对外传播(2)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
摄影世界(1)
系临川文化:抚州师专80年代以来临川文化研究综述
作者:张世俊 黄建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文化  研究综述  抚州师专 
描述:本文对我校80年代以来进行临川文化研究的状况作了全面回顾,从研究指导思想、研究阶段、研究队伍、研究阵地、研究范围、研究内容、研究不足等方面给予了综合评述,并对我校今后的临川文化研究前景作了简要展望。
识性得金丹:浅论晚清蜀中红学家孙桐生的“真性情”
作者:程建忠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识性得金丹:浅论晚清蜀中红学家孙桐生的“真性情”
本思想”在文人笔下的复现及出路——“小青事”的通俗化范例
作者:李澜澜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思想  冯小青  牡丹亭  ”的化身  出路 
描述:本文试图从“本思想”的角度来分析明清两代一系列对于“小青事”进行演绎的各种类型的通俗作品,以此窥视由汤显祖《牡丹亭》而倡导的“”在文人笔下的复现及出路,以及时事现实对它的影响。
试论崔莺莺、杜丽娘、杨玉环之爱意义
作者:张玉娟  来源: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长生殿》  爱情价值  女性  自我意识 
描述:的。她们对传统封建伦理纲常观念发出了强有力的冲击,体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女性个人意识觉醒的反映,这是她们爱情意义之所在。
思致融传好句―论《珠玉词》之情中有思
作者:唐红卫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思致  理性 
描述:作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理性诗人晏殊的《珠玉词》具有明显的中有思的特点―在词中抒发情感时常常会不经意中比别人多了一份思致与理性。这一份思致具体表现为强烈的生命意识,这一份理性则具体表现在对苦难
中学文科教学研究:辞委婉,文笔犀利-读王安石的《答司马谏
作者:胡永在  来源:绍兴师专学报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中学文科教学研究:辞委婉,文笔犀利-读王安石的《答司马谏
到痴处人孤独:小晏词境探微:[晏几道]
作者:李春丽  来源: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研究  中国 
描述:到痴处人孤独:小晏词境探微:[晏几道]
非梦不足表其,非梦不足达其意:释“梦”重论杜丽娘
作者:郭海鹰  来源: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杜丽娘  人性  封建专制 
描述:通过以"梦"为重要手段塑造的杜丽娘艺术形象,是作者对于""的具有哲学意味的理解的具体表现,也是作者伟大和渺小相结合的思想特质的具体体现。
梦的诗学:因成梦,因梦成戏:汤显祖戏剧理论的心理学阐释
作者:胡玉萍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戏剧  “梦”    牡丹亭  杜丽娘  《邯郸梦》  心理学  戏剧创作  《南柯梦》  潜意识 
描述:”的前提和基础,它孕育并催生了“梦”,“”是创作的巨大动因,是一种创作的内驱力;“梦”是“”的转化和象征,即“梦”使“”得到了宣泄与升华;而“戏”是“”和“梦”的表现形式,即“戏”这种文学
理、、欲的和谐与冲突:贾探春、贾雨村形象比较谈
作者:孙虹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贾雨村  形象比较  贾探春  曹雪芹  《红楼梦》  现实品格  甄士隐  复古主义思潮  汤显祖  《老子》 
描述:北宋时期,程朱理学家以天理为宇宙本体,认为人性兼及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应该用天命之性主宰气质之性,从而革尽人欲,复明天理。天理被认为是大自然至善而永恒的法则,也是儒家取法天地建立的仁、义、礼、智等社会道德规范;欲是指人的本能欲望也即物质利益要求。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