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683)
报纸(936)
图书(129)
学位论文(106)
会议论文(4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265)
地方文献 (523)
地方风物 (35)
红色文化 (19)
宗教集要 (17)
才乡教育 (17)
文化溯源 (14)
非遗保护 (11)
按年份分组
2014(408)
2013(232)
2012(347)
2007(246)
2003(129)
2000(125)
1992(58)
1987(73)
1981(46)
1979(24)
按来源分组
戏曲研究(79)
中国戏剧(52)
戏剧文学(40)
南国红豆(17)
当代戏剧(17)
安徽文学(下半月)(11)
红楼梦学刊(10)
江西戏剧(4)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
宝鸡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有感于汤显祖班春劝农
作者:李伟民  来源:中国莎士比亚研究通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描述:春雨三月润心间,烟笼春山绕茶田。春香微薰人已醉,汤翁茅庐牡丹艳。
汤显祖《牡丹亭》与澳门宗教文艺
作者:黎羌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澳门  明传奇  《牡丹亭》  宗教文艺 
描述:与身体力行有关.他到澳门的游历经历和在肇庆与欧洲传教士利玛窦的会面更加开拓了他的国际宗教文化视野.但是受时代因素的影响,他的剧作在具体运用异地文字方面亦不可避免地存在猎奇、错讹之瑕疵,其原因值得深究.
从《牡丹亭》看汤显祖的婚姻爱情观
作者:徐艳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的自由恋爱,传统的婚姻规矩主张门当户对、家长专制,子女必须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汤显祖:明代官场里的“硬骨头”
作者:贵生  来源: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骨头  明代  “人性”  囚犯 
描述:汤显祖是中国古代难得的“人性”官员,他在遂昌最为著名的两个举措,一为“除夕遣囚”.一为“纵囚观灯”。他打开狱门.在除夕之夜让囚犯回家过年.与家人团聚,收假时,囚犯无一人借机逃走.全都自动回来;元宵
为爱而死的朱丽叶和为爱复苏的杜丽娘──中外名著为爱殉情的典
作者:杨兆秀 左春艳  来源: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朱丽叶  汤显祖  杜丽娘 
描述:朱丽叶与杜丽娘都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是反封建、争取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的光辉典型;她们的爱情悲剧既有同情,又有殊异性。
论杜丽娘形象的独特性与价值
作者:陈湘庸  来源: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汤显祖  《牡丹亭》 
描述:汤显祖笔下的杜丽娘是个性意识、情感意识的自我觉醒者。肯定人的欲望、人的情感存在的合理性正是其形象的独特性与价值意义之所在。
《大学语文·惊梦》注商四则
作者:吴琼  来源:学语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语文  牡丹亭  汤显祖 
描述:外研社《新编大学语文》教材所选汤显祖《牡丹亭·惊梦》一出,有几则注释值得商榷。一、沉烟课文选自徐朔方、杨笑梅校注的《牡丹亭》﹙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教材对沉烟的注释就沿用了该书,释为:沉香
疑处有佳、特立独行及其他
作者:赵畅  来源:党政论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特立独行  言行举止  汤显祖  世俗 
描述:读报看到一个材料,汤显祖在给老朋友岳石帆的信中写道:老兄来信说我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常为世人所怀疑、困惑、不能接受。其实,恰恰是"疑处有佳"。如果所有的言行举止都为世俗叫好,又有什么意思?正因为平时
贴近地面,还是指向天堂——我看"沈汤之争"的本质
作者:李昕欣  来源: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汤之争  沈璟  汤显祖  俗雅 
描述:。因此,"沈汤之争"实质上是"俗雅之争"。两人观念中"俗雅"的根本分歧,与两人所处的不同地理环境有内在联系,在两人的思想中得以体现,在作品中可以看到这种分歧的具体表现.
《牡丹亭》结构艺术初探
作者:郭梅  来源: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西厢记》  复合式结构 
描述:说显得结构更复杂、内容更丰富。但与此同时,它也带来了枝蔓过于繁复的弊端。这种戏剧结构新范式对后世影响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