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安石
作者:姜国柱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  儒家思想  保守派  积贫积弱  宋神宗  圣人  宋王朝  学术界 
描述:景象。华国锋同志号召:“老科学家要更好地发挥作用,并把科学知识传授给青年一代,这非常重要。”老一辈学者,也正象华罗庚教授所说的那样:甘做青年一代攀登科学高峰的肩梯。而青年一代也应不负老一辈学者负重之苦心,努力向科学高峰攀登,成为后继来者。这是科学春天中的暖流,学术繁荣的惠风,我们为这一新景象呈现于学苑,高声赞颂!
王安石
作者:徐炯  来源:大成会丛录 年份:192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
王安石与沈括的货币信用思想:兼论中国唐宋时期资本主义的萌芽
作者:杨泽宇 雷从胜  来源: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资本主义的萌芽  资本主义萌芽  货币信用  唐宋时期  青苗法  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流通规律  财政信贷  财政资金 
描述:王安石(1021~1086年)与沈括(1038~1095年)同是北宋末期的革新派政治家。他们的经济思想相辅相承,各有建树。尽管变法由于诸种原因以失败告终,但他们的经济思想尤其是货币信用思想却并不随
议论须带情韵以行——杜牧、王安石、李清照乌江诗对读
作者:郭象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东  司马迁  项羽  乌江  王安石  地方  议论  李清照  杜牧  对读 
描述:项羽自刎乌江这段历史,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是这样记载的: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般船待,谓项王日:"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一桩历史公案的思考--从《祭欧阳文忠公文》看王安石与欧阳修
作者:田宜弘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欧阳修  熙宁  历史公案  阳文  《宋史》  青苗法  反变法派  司马光  反对派 
描述:条例司奏明并发布的。其目的在于便民利国。“今通一路之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凡此皆以为民,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亦先王散惠兴利以为耕敛补助,裒多益寡,而抑民豪夺之意也。”因为
“春风自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诗版本考辨
作者:董朝刚  来源: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泊船瓜洲》  王安石  版本考辨  江南  《宋诗纪事》  王安石  临川  《全宋诗》  文集  明嘉靖 
描述:。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自古以来,这条笔记成为王安石作诗精于炼字的范例。然而,人们似乎忽略了一点,即“春风又绿江南岸”之“又”字,最早应为“自”。
深入、深思、慎取:调查研究三部曲——重读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作者:任卉 永平  来源:办公室业务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三部曲  秘书工作者  调查研究  “深入”  调查报告  宋代文学  党委工作  当好参谋 
描述:文学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文中所记之事,所议之理,充满哲理性的思考,给人们以启迪。
不以个人恩怨定是非——由苏轼撰写《王安石赠太傅敕》想到的
作者:李东文  来源:秘书之友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撰写  个人偏见  晋惠帝  是非  封建社会  假公济私  苏东坡  光明磊落  潘岳 
描述:封建社会里,待人处事能不畏强权、光明磊落、公正直言者有之;而曲意逢迎、假公济私、诬陷害人者亦有之.晋惠帝时,贾后要害愍怀太子,指示潘岳代太子起草章奏,并逼太子喝醉酒
熙丰富国之法的枣核形曲线:析王安石新法的阶级利益趋向
作者:叶坦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富国论  中国经济思想史  富国富民思想  桑弘羊  司马迁  政府收入  阶级利益  核形  《管子》 
描述:干预经济,通过官禁禁摧等方式以增加政府收入的一派。
王安石及其《字说》:介绍张宗祥辑本《熙宁字说辑》
作者:曹锦炎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张宗祥  熙宁  辑本  政治斗争  政治家  北宋  训释  学官  文献通考 
描述:、老。一时学者,无敢不传习,主司纯以取士,士莫得自名一说,先儒传注,一切废而不用。”《字说》一出,唐耜为之作《字说解》120卷;韩兼也作《字说解》数十卷;刘全美作《字说偏旁音释》及《字说备检》各1卷,并作《字会》20卷;太学诸生作《字说音训》10卷,一时习者蔚然成风。哲宗元祐中废新政,是书也因此遭到非议而被禁用。绍圣间虽又用以程试诸生,但不久旋废,今书已散佚不传。对于《字说》这样一部文字学著作,颇为历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