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538)
报纸(832)
学位论文(183)
图书(155)
会议论文(6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445)
地方风物 (126)
地方文献 (81)
非遗保护 (41)
宗教集要 (30)
才乡教育 (26)
红色文化 (18)
文化溯源 (3)
按年份分组
2011(549)
2010(531)
2009(471)
2007(402)
2003(251)
1996(227)
1994(211)
1993(118)
1986(168)
1979(36)
按来源分组
文献(29)
赣图通讯(3)
编辑参考(3)
中华书局(2)
中华活页文选:小学版(1)
小学生天地(中年级版)(1)
新语文学习(高中)(1)
今日中国出版社(1)
中国医疗保险(1)
魅力中国(1)
江西地壳物性分层分带与深部构造
作者:黎春华 杨亚新 龚育龄 黄临平  来源:中国核科技报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盆地  大断裂  地壳  壳块  江西省  错断  相山  断块结构  深断裂  鹰潭 
描述:的地质构造;计算了地表高程与布格重力异常相关分析的相关因数 R,划分出江西境内“稳定”与“不稳定”的地壳区带,找出了江西省内成矿有利地段。
江西马头山自然保护区攀缘植物区系研究
作者:李彦连  来源:广西植物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马头山自然保护区  马头山自然保护区  攀缘植物  攀缘植物  区系分析  区系分析 
描述:根據對馬頭山攀緣植物區系分析的結果,指出本區攀緣植物區系具有以下特徵:(l)種類組成豐富,地理成分複雜;(2)區系中熱帶性地理成分占主導地位;(3)區系成分相對古老,特有類群豐富,多型性突出;(4)華東區系特徵明顯,南北區系過渡。
江西临川方言的文白异读
作者:左国春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方言  文读  白读  全文音标 
描述:临川方言的文白异读具有自身特点,文白异读是语词中能体现雅/土两种不同风格色彩的音类差别。文章从声母、韵母和声调三方面探析了临川方言的文白系统,并归纳其特点。
中国百强中学——江西临川一中
作者:暂无 来源:影响力人物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中国百强中学——江西临川一中
江西新文艺事业的拓荒者:石凌鹤
作者:刘云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艺事业  江西省  戏剧创作  戏剧家  汤显祖  剧本创作  戏剧事业  文艺界  地方戏曲  文化事业 
描述:石凌鹤同志是我国文艺界的一位老革命、老作家、老戏剧家,他为中华民族的新文艺事业特别是戏剧事业,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他曾说:我一生不忘两件事:一是一直跟随党,为人民谋利益,死而后已;二是搞戏剧创作,为祖国文化事业贡献一份力量,除此之外,别无他求。这是他的肺腑之言,他是这样
江西诗社宗派图》写作年代献疑
作者:孙鲲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诗社宗派图》  写作年代  曾季狸  《艇斋诗话》  考证  吕本中  《吕紫微诗话》 
描述:论也难信以为真。本文提出几条反证,权作献疑,并希得到证实或证伪。
江西古代文物珍品展览》简介
作者:张翌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古代  珍品  文物  青花  曾巩  配乐  牙雕  提梁  瓷器  省博物馆 
描述:乐讲解,一边观赏江西古代五千年的文物精华
江西词派首领人物——晏殊
作者:林汝津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庐陵  江西词派  晏殊  临川  首领  南丰  欧阳修  新喻  派别  江西籍 
描述:《宋诗派别论》指出:“诗之有派别始于宋。欲论宋诗,不可不知其派别。盖一派有一派之方法,一派有一派之习尚,一派有一派之长短,一派有一派之宗主。”为什么呢?《宋诗派别论》又指出:“凡派别同者,其诗之方法同,习尚同,长短同,宗主同。”
矿产资源应是江西经济增长的动力
作者:章定富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矿产资源优势  江西经济发展  金属时代  矿物原料  两个层次  总体发展战略  工业化进程  战略产业  地区经济发展 
描述:为集中、分散提供依据,从规划中求速度、求效益。发展战略要立法。
汤显祖之江西意识及其与吴文人的矛盾
作者:崔洛民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文学风格  文学主张  创作主体  文人  地域  同情  化名  吴地  名士 
描述:和江右都属中国的南方,明朝文化的中心,多出文化名士的地方,但是不同的自然环境、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心态,从而产生了相异的文学风格。从这样的角度考察汤显祖与以王世贞为代表的吴文人的矛盾,是本文的目的之一。虽然,这种研究不可能全面,但可从一个角度补充目前研究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