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512)
报纸(760)
学位论文(179)
图书(146)
会议论文(4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442)
地方文献 (147)
非遗保护 (16)
宗教集要 (15)
文化溯源 (6)
地方风物 (5)
红色文化 (5)
才乡教育 (3)
按年份分组
2014(434)
2012(533)
2011(543)
2010(529)
2009(478)
2006(346)
2005(262)
1999(208)
1996(232)
1979(36)
按来源分组
其它(246)
文教资料(16)
长寿(10)
中华书局(2)
共产党员:下半月(1)
希望月报(1)
中国医疗保险(1)
中华活页文选:小学版(1)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1)
领导科学论坛(1)
两部艺术剧
作者:汤伟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式英语  百老汇  艺术创作  牡丹亭  汤显祖  中国  艺术家  服装设计  好莱坞  作品 
描述:中文翻译庄梅岩(Candace Chong)(中国国内上映的大型话剧《孙中山》的剧作者)。尽管为了宣传这部剧,制作人员和专为百老汇作品做广告宣传推
由《牡丹亭》汤显祖的“至情”论
作者:张冰 张本昌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至情  杜丽娘 
描述:作为“临川四梦”之翘楚,《牡丹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汤显祖“至情”的世界观。杜丽娘作为“至情”的化身,她对爱情生生死死的追求其实就是汤显祖对“情”的追求。本文尝试结合《牡丹亭》文本阐释汤显祖的“至情”论。
安得斯人术,付之经国手:读王安石赠医生陈景初诗三首
作者:徐春娟 陈荣 袁名华  来源: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北宋  陈景初  陈景初  王安石  王安石  《临川先生文集》  《临川先生文集》  赠诗  赠诗  医德医风  医德医风 
描述:北宋名医陈景初医技精湛,医德高尚,并多才多艺,和当时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交往密切。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赠陈景初诗三首,歌颂了陈医师德艺双馨的事迹,并以医寓政,希望有陈景初这样的人才
“假如我是王安石
作者:顾建斐 王汉章  来源:湖南教育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假如我是王安石
王安石
作者:姜国柱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  儒家思想  保守派  积贫积弱  宋神宗  圣人  宋王朝  学术界 
描述:景象。华国锋同志号召:“老科学家要更好地发挥作用,并把科学知识传授给青年一代,这非常重要。”老一辈学者,也正象华罗庚教授所说的那样:甘做青年一代攀登科学高峰的肩梯。而青年一代也应不负老一辈学者负重之苦心,努力向科学高峰攀登,成为后继来者。这是科学春天中的暖流,学术繁荣的惠风,我们为这一新景象呈现于学苑,高声赞颂!
王安石
作者:徐炯  来源:大成会丛录 年份:192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
临川方言和唐宋诗词格律对应举偶
作者:黄建荣 陈志云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方言  方言  临川方言  临川方言  语音  语音  唐宋诗词格律  唐宋诗词格律 
描述:临川方言保留了唐宋时期语音的许多特点,素有"中古汉语活化石"的美誉。文章从方言和古代诗歌的内在联系入手,在粗略介绍临川方言形成和语音特征的基础上,以唐宋诗词为例,考察和比照出临川方言语音与唐宋诗词
一部平实求真的李清照研究著作——评《李清照诗词评注》
作者:房龄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清照研究  词评  豪放派  易安体  宋词  李清照词  晏几道  宋代词  婉约派  晏殊 
描述: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是我国宋代词坛上的一位具有重要地位的女词人。以她和晏殊、欧阳修、晏几道、秦观等为代表的婉约派,同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一道,将宋词推到一个极高的境界,使之成为能与唐诗媲美的“一代之胜。”
黄鹤知何去?——《毛泽东诗词集》注释中的几点质疑
作者:赵星平  来源:书屋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泽东诗词集》  规范用字  黄鹤楼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七律·长征》  八宝山  武昌市  武汉长江大桥  旧注  海陆空三军 
描述:中央文献出版社一九九六年版《毛泽东诗词集》,是迄今为止这一著作最具权威性的版本。较之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六年版《毛泽东诗词选》,这一版本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诗词集》新收诗词十七首,多数是
新词宛转递相传——唐宋诗词散论之三
作者:马国强  来源:中州大学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诗词  递相  点化艺术  刘禹锡  散论  诗词创作  唐宋文学  文化传统  晏几道  唐诗宋词 
描述:任何文艺家都不能回避前人的已有成就而随心所欲地标新立异;相反地,他们倒是无例外地受到文化传统的浸渍、熏陶和启迪,需要从优秀遗产中汲取营养,才能有所创新。唐宋文学家的诗词创作实践为这一规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