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49)
报纸(52)
学位论文(28)
图书(18)
会议论文(1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17)
才乡教育 (133)
地方文献 (15)
按年份分组
2010(30)
2006(24)
2002(11)
2001(7)
2000(14)
1999(32)
1998(53)
1997(19)
1995(13)
1988(10)
按来源分组
抚州师专学报(59)
其它(49)
孔子研究(8)
中国哲学史(7)
东岳论丛(4)
鹅湖月刊(4)
道德与文明(2)
新东方(2)
潍坊学院学报(1)
清史研究(1)
江门心学简述
作者:崔大华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献章  湛若水  江门心学  体认  书卷  王守仁  陆九渊  程朱  “心”  白沙 
描述:教大行,其弊滋甚。嘉隆而后,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明史》卷二八二)
论王阳明的心学渊源
作者:郭伦 姚红静  来源:新闻爱好者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阳明心学  心学体系  程朱理学  传统儒学  儒释道  思想基础  象山  禅宗  心外无物 
描述: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曾筑室会稽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集心学之大成者,他在前人的思想基础上,将儒释道三者融合,再加上自己的切身体验,最终构成了庞大的
阳明前的浙江心学
作者:滕复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思潮  象山心学  陆九渊  思想基础  阳明心学  全祖望  三个阶段  发明本心  学术思想  近代以来 
描述:且作为心学之先导,对象山心学的创立产生重要影响;同时象山时代亦有浙江学者与象山为心学同调,相互切磋和发明,对心学之创立颇有贡献;以后象山心学又以浙江为其重要的传播地区之一。因此,心学于浙江在明代
陈白沙与明代心学
作者:盛邦和  来源:社会科学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白沙  明代心学  “理学”  “因信称义”  王阳明  陆九渊  市民精神  伦理精神  禅宗  市民阶层 
描述:陈白沙与明代心学盛邦和陈白沙名献章,字公甫。广东新会白沙里人。自幻警悟绝人,读书一览辄记。正统十二年(1447年)举广东乡试。翌年会试中榜,入国子监读书,旋受学於康斋先生。此后即绝意科举,筑春阳台
《周易》与象山心学
作者:范立舟 王华艳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易》  陆九渊     
描述:陆九渊“心即理”之思想主旨,凭依对《周易》义理的阐发而得以彰现,“易理”的普遍性、绝对性和终极地位是无可怀疑的。但此理并非一外在于人心的客体,而是与“心”通融为一的。修养之方法就在于洗涤心灵中虚浮妄想,复归到内外合一之道上。
性灵文人与阳明心学
作者:吴兆路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程朱理学  王阳明学说  阳明心学  泰州学派  王学左派  心外无物  汤显祖  圣人  主观唯心主义  戴震 
描述:阳明心学产生于明代中期,是南宋陆九渊心学体系的继承和发展。两个学派思想上一脉相承,即都把心看作宇宙万物的本源。主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主观唯心主义命题,从而与程朱理学相抗衡;王阳明
论陆九渊的心学辩证法思想
作者:饶国宾 徐慧玲  来源: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辩证法  心即理  知先行后  一分为二 
描述:由于陆九渊心学体系的内在矛盾和心学世界观的不彻底性 ,所以其中蕴涵着较为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突出体现在他对本体论上心、物关系的论述 ,认识论上知先行后的论证、心学体系的构建等等方面
心学”源流考
作者:周炽成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王阳明  陆九渊  黄宗羲  阳明学  原初意义  朱熹  程朱理学  道统  圣人之道 
描述:的例子有: "当学三学:谓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解脱论道》卷一,见《大正藏》卷三十二,四〇〇上) 在佛教语境中,心学一般与禅定相关,意味着摒除杂念、专心致志、观悟四谛。本文所考察的心学
王安石的心学思想
作者:胡金旺  来源: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心学思想  道义  二程 
描述:王安石的心学思想表现为在由人心做主的前提下确立道义的准则,与一般儒者恪守封建的伦理纲常而画地为牢的思想观念有着显著的差异,王安石的这种叛逆思想因而遭到了他们的激烈批判与反对。王安石思想的心学特色
陆九渊的心学浅谈
作者:冯婕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即理     
描述:陆九渊的心学思想对我们后人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他主要提倡的是孟子的"四端说",并以此发展成为了"心即理"的思想。认为"心"是万物的基础并且主载着万物的发展。断言说,心是唯一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