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江三孔”的文学活动
-
作者:陈莲香 来源: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江三孔” “二苏” 黄庭坚 曾巩 文学活动
-
描述:联璧,三孔鼎立”的原因,可以更全面了解“三孔”的文学成就。[著者文摘]
-
作为时代记录的戏曲文学
-
作者:罗怀臻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文学 戏曲创作 时代 文学创作 剧作家 窦娥冤 汤显祖 文学意识 文学史家 中国文学史
-
描述:研究戏曲的当代学者是否应该关注当代戏剧的现状,为什么当代人写的中国文学史缺少戏曲文学?事实上,任何一位文学史家不可能、也不会忽略元明清戏曲,然而戏曲文学到20世纪突然就在文学史中消失了。当前的现状
-
文学常识如何复习
-
作者:彭成刚 来源:考试(高考语文)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史 作家作品 常识 文学体裁 汤显祖 复习 文学流派 初唐四杰 红楼梦 三国演义
-
描述:备考文学常识,有几种趋势应该把握:一是将该项内容移至主观题部分,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二是把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甚至和古诗文鉴赏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的考查,三是以列举的方式进行考查,四是与语言表达题的有机
-
苏轼:北宋文学的制高点
-
作者:聂作平 来源:作文通讯(个性阅读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文学 苏轼 唐宋八大家 文学家 书画家 王安石 眉山 杭州
-
描述:”。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
汤显祖与魏晋风度及文学
-
作者:赵山林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魏晋风度 《牡丹亭》 魏晋文学 《诗经》 柳梦梅 “真人” 魏晋时期 越名教而任自然 杜丽娘
-
描述: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又自云“纵逸来久,情意傲散,简与礼相背,懒与慢相成”,“又读
-
论王安石的翻案文学
-
作者:刘成国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翻案 史观 党争 为士之道
-
描述:王安石擅作翻案文章,且多有精品。这首先与疑古的时代精神和他独特的史观有关。变法和党争是其翻案文学的重要语境,并且赋予了这些作品深广的政治内涵。王安石理想的“为士之道”,则构成了翻案文学的思想预设
-
中美青少年文学营
-
作者:暂无 来源:新作文.金牌读写(高中生适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若曦 白先勇 文学作品 海峡两岸 现代文学 评审委员会 大学教授 欧阳子 桃花源 牡丹亭
-
描述:作家。著有《金大奶奶》《玉卿嫂》《台北人》《纽约客》《孽子》《蓦然回首》《树犹如此》等,在华语文学界享有盛誉。近年推广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并获大奖。帕特里克·哈姆:出生于德国,
-
略论文学中的变态心理
-
作者:张建均 来源:许昌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变态心理 心理变态 《牡丹亭》 文学作品 论文学 陀思妥耶夫斯基 《离骚》 《史记》 文学心理 卡夫卡
-
描述:略论文学中的变态心理张建均文学是人学,“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潮》引言)我国文学理论家刘熙载也说:“文,心学也。”(《游艺约言
-
春与伤春文学
-
作者:马宾海 来源:森林与人类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伤春悲秋 《牡丹亭》 文学史 人面桃花 语录体散文 文化意蕴 文人 中学教育 夺胎换骨 唐诗选本
-
描述:春与伤春文学马宾海受过中学教育的人都该记得这样一段文字,孔子和他最得意的四个学生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字点)坐在一起,各言其志,轮到曾皙时,他放下瑟站起来,从容地说出下面的话:暮春者,春服既成
-
文学审美的情感流程
-
作者:朱堂锦 来源: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体验 文学审美 文学作品 情感形象 情感共鸣 情感流程 思想感情 《牡丹亭》 文学评论 情感态度
-
描述:情感体验、情感共鸣、情感品味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