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李觏的经济思想
-
作者:姜国柱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经济 思想
-
描述:周礼》的理财思想和经济制度所提出的富国利民、平土均田、薄赋轻役、重农抑商等经济思想 ,并阐发其丰富内容、深刻蕴义、进步作用、历史贡献以及当代价值
-
朱熹的《周礼》学思想
-
作者:殷慧 肖永明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周礼》 思想
-
描述:朱熹坚信《周礼》为周公所作,维护其作为礼学经典的神圣地位。这一态度既是对宋代《周礼》研究的反思与批驳,也与其为学宗旨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朱熹与王安石、陈傅良、胡宏在《周礼》观上的分歧,可以看到朱熹
-
欧阳修宽厚为人
-
作者:湍水石 来源:成功之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宽厚 “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 孟子 才学 韩愈 诗
-
描述:然而,欧阳修并不生气。后来,当欧阳修在朝廷担任要职时,力荐王安石、吕公著、
-
王安石的用人之道-试论王安石在变法中选拔培养人才
-
作者:贾献文 陈光莲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士大夫 宋王朝 庆历新政 官僚政治 农田水利 专制主义 变法派 内外矛盾 统治集团
-
描述:年间付诸实施。范仲淹的改革正值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所以这次改革就称为“庆历新政”。范仲淹为了扭转“夷狄骄盛,‘寇盗’横炽”的严重局面,以稳定宋专制主义的统治,首先进行官僚政治的整顿工作。这个
-
宋“以才学为诗”第一人:略论荆公诗之用典
-
作者:张福勋 来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典故 手法
-
描述:苏、黄、陈三家是宋以才学为诗的代表人物。而在此前,则有王安石为他们树立了榜样,尊定了基础。荆公诗之用典,不外袭意与袭辞二端。其手法,或直用,或化用;或显用,或隐用;或概用,或摘用;或正用,或反
-
王安石的法治思想探略
-
作者:吴萍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法治思想 立法 执法 司法 守法
-
描述:王安石变法是以“大明法度”,变法图强为指导思想的崇尚法治,以法治国的改革运动。在变法实践中,王安石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法治理论。文章分别从其关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阐述他的法治理论与法治思想
-
王安石实学教育思想述评
-
作者:黄书光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实学教育思想 熙宁 地方官学 述评 诗赋 职事 律学 范仲淹 科举考试
-
描述:法令,知其所缓急,而一切能使民以修其职事者甚少,而不才敬简贪鄙之人,至不可胜数。”所以他认为,人才问题是执政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提出了一整套的人才理论。
-
王安石教育思想浅探
-
作者:程德林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育思想 我国古代 教育改革 新人才 教育理论 北宋 批判地继承 教育史 政治改革
-
描述:理论。为了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丰富的教育遗产,为了全面研究王安石整个的思想体系,王安石的教育思想不能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笔者试图在这方面作一粗略的探讨。
-
王安石的新学和变法思想的原则
-
作者:邱汉生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荆公新学 变法思想 集卷 学术思想史 学术地位 陆佃 改革科举制度 学校制度 阶级斗争
-
描述:学的重视.惟其视之重,才更要贬之刻.正与政治上的反对新法相同,学术思想上的反对"新学",具有深刻的阶级斗争的意义.
-
王安石人才教育改革思想刍议
-
作者:谭佛佑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育改革思想 人才教育 全面改革 使用人才 培养人才 学校教育 合理使用 深刻认识 选拔人才
-
描述: 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的王安石,在北宋中期,宋王朝面临内困外患、危机重重的形势下,在强大的保守势力的围攻中,竟以其“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无畏精神,坚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