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轻与相敬
-
作者:洪家宁 来源:社会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和而不同 学术论争 《典论·论文》 陆九渊 白鹿洞书院 真理 刻石立碑 鹅湖之会 学术争论 和为贵
-
描述:以上种种,皆为文人相轻的表现。学术论争本未应该是而且可能是最看重“对事不对人”的原则的。说应该是,因为学术论争是辩说真理,理应摒除私人意气,不因感情上的好恶而党同俄异,西谚有所谓“吾爱吾师,我更爱真理”。师徒之亲在真理面前也应该让步。说可能是,学术争论的参加者应该都是讲课性的人,争的是天下公道的真理
-
王安石 千古第一相
-
作者:西江月 祁博辰 来源:东方养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毛泽东 历史上 半山 日本 首相 职务 江宁 思考 二战以后
-
描述:田中竟能不予理睬,毅然来访,此又颇似王荆公"流俗之言不足恤"的精神。看得出,这时的毛泽东主席很看重改革家王安石。
-
德行与德相
-
作者:杨福成 来源:杂文月刊(原创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德行 君子 捐款 行为 老师 光标 民间话语 王安石 道德品行 礼乐刑政
-
描述:》:"德行文
-
王安石的为相之道
-
作者:康震 来源:培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学习成就 思维敏捷 思想开放 政治家 文采
-
描述:学习成就了一位思维敏捷、思想开放的政治家,也使王安石成为一个文采斐然、学富五车的学者。喜欢学习,几乎成了王安石的一个“毛病”。
-
国民政府令(派张知本刘瑞恒徐谟傅秉常吴经熊丁文江谢健卫挺生
-
作者:暂无 来源:考试院公报 年份:193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国民政府令(派张知本刘瑞恒徐谟傅秉常吴经熊丁文江谢健卫挺生
-
“相攸”应是选女婿
-
作者:张若牧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婿 古代文化遗产 古典文学 传播中国 随笔 全译 朱熹 诗经 出版社 新疆
-
描述:“相攸”一词,我在阅读文白对照全译《两般秋雨庵随笔》(清梁绍壬撰,范春三编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时,遇到过两次:一
-
欧苏相合于“道”
-
作者:杨胜宽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苏轼 欧苏 王安石 文集 韩愈 东坡 诗文革新运动 居士 阳文
-
描述:多士方(讠华),而我独南。公曰“子来,实获我心。我所谓文,必与道俱。见利而迁,则非我徒。”又拜稽首,有死无易。(《苏轼文集)卷六十二)
-
“见”与“相”的称代用法
-
作者:李其俊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动词 答司马谏议书 代用 古汉语 可译 第一人称 王安石 上下文 主动句 吕布
-
描述:“见”实际上倒置动向之前,“卓几见杀”意即“卓几杀我”。“见恕”即“恕我”。一般认为是因为动词“见”的活用。“相”,表示称代时,也是居于动词前。“相”的称代用法,大致分为两种。第一,如果它后面的动词
-
试论王安石两次罢相
-
作者:王广林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 罢相 中国历史 研究中 反变法派 吕惠卿 枢密院 熙宁 市易法
-
描述: 王安石执掌国政,变法图新,成为十一世纪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是和宋神宗的重用、支持分不开的。同样,王安石两次罢相,宋神宗也难脱干系。王安石和宋神宗的关系是王安石变法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弄清
-
临川二中:素质教育与升学率相促进
-
作者:暂无 来源:价格月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临川 升学率 重点中学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特级教师 新校区 王安石 汤显祖
-
描述:临川二中:素质教育与升学率相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