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786)
报纸(657)
学位论文(203)
图书(152)
会议论文(4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707)
地方文献 (106)
地方风物 (8)
非遗保护 (6)
红色文化 (5)
才乡教育 (4)
宗教集要 (3)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08(421)
2005(275)
2003(255)
2002(236)
2001(236)
1998(194)
1986(163)
1985(130)
1983(107)
1982(79)
按来源分组
抚州师专学报(84)
语文教学与研究(71)
名作欣赏(67)
文史知识(51)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12)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5)
世界中学生文摘(4)
云梦学刊(3)
课外学习(2)
新闻界(1)
晏欧异同论
作者:王珏  来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欧阳修    内容  语言风格  表现手法 
描述:史上,晏殊与欧阳修齐名,他们的代表着宋初个创作的最高成就,影响遍及北宋一代词家。他们的风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显示了各自的个性特征,无论取材还是表现手法,都有些微差异。从总体上说,晏多写
作者:高乾源  来源: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王安石  君子  秦岭北坡  情感精神  诗经  商周时代  寄托人  终南山  赏梅 
描述:《诗经·终南》一篇梅花已经开始寄托人的情感精神。诗云: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商周时代,秦岭北坡还有梅生。寒冬时节君子穿锦衣狐裘前去终南山赏梅,梅面如同人颜。
小晏内涵的对比结构分析:[晏几道]
作者:张海鸥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研究  中国  内涵  结构 
描述:小晏内涵的对比结构分析:[晏几道]
从稼轩看朱陆治学之异
作者:钟锦  来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辛弃疾    道德  朱熹  陆九渊 
描述:稼轩中所显出之道德价值,正由其自身对道德问题之相应。故稼轩对待朱熹与陆九渊,乃能了然二 人之治学差异,且于其中自然流露其对二人学养、感情之不同态度。本文即从稼轩中分析此种差异与不同。
说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
作者:锺振振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蝶恋花》  晏殊  宋朝    文学评论 
描述:蝶恋花[宋]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关于这首,有两个需要探讨
晏几道创作主体介入与情感流向的定量分析
作者:何雅茹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定量分析  主体介入  情感流向 
描述:创作主体真情实感的介入及其情感的复杂多维变化,是史演进的重要标志。北宋词史上,参与体开拓者众多,其中,晏几道将其独特的生活和情感经历纳入中,情真意切;同时,其的情感一味沉入,无意超脱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晏几道与冯延巳比较
作者:张晓宁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冯延巳    伤感情味  江西 
描述:南唐冯延巳与北宋晏几道都是著名的词人,他们的作品有许多相似之处,均带着浓重的伤感情味,而且这种伤感都表达得很含蓄,很委婉。其中可能的原因在于:他们同属江西派;他们的心境相似;他们的性格中有许多相通
“诗词互证”看王安石晚年闲适创作
作者:孙敏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闲适  “诗词互证”  史地位 
描述:年闲适的创作内容、艺术手法及创作意义。
喊一声战友
作者:雷子明  程远   来源:歌曲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布  战时  训练  速度  暖流  松手  战斗  情感  情形  要求 
描述:喊一声战友
与曲的分与合:以明清之际词坛与《牡丹亭》的关系为例
作者:张宏生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辨体  辨体  明清之际  明清之际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现。王士禛本人在对《倚声初集》中所选录的作品进行评价时,也非常称赞词与《牡丹亭》所发生的种种联系。这说明,王士禛和他的同时代人,虽然具有辨体的迫切性,但长期的惯性和操作标准的不确定性,也就使得这个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因而提醒我们要进入文学史的过程中来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