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38)
报纸(160)
学位论文(6)
会议论文(5)
图书(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82)
地方文献 (10)
非遗保护 (8)
才乡教育 (7)
地方风物 (3)
文化溯源 (2)
宗教集要 (2)
按年份分组
2014(94)
2013(22)
2011(21)
2006(15)
2005(14)
2004(10)
1995(5)
1994(3)
1991(6)
1987(6)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
人民日报(5)
中国经营报(2)
武汉出版社(2)
上海商报(1)
河北大学出版社(1)
新闻知识(1)
韶关学院学报(1)
司法改革杂志(1)
广西日报(1)
南宋越刊《》、《书》、《周礼》八行本小考
作者:李霖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八行本  周礼  周易  南宋前期  注疏  左传  礼记正义  绍兴  注本  刊刻 
描述:经书的注本与疏文本来各自单行,至南宋前期始正式汇编刊刻,最早开版的是《周易》、《尚书》、《周礼》三经。南宋中期以降,渐次增刊《毛诗》、《礼记》、《左传》、《论语》、《孟子》等经。这些注疏汇本皆刊于越州(今绍兴)①,均半叶八行,世称"越刊八行本"。
文龙:酒中真君子 张弛有度
作者:廖冬梅 程晨 张素娟  来源:今日华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坚挺前行 2012年,是文龙先生进入洋酒行业的第二十年,其公司已经取得千余种葡萄酒的代理权,除了法国、葡萄牙等著名产地外,来源地还遍布阿根廷、智利、意大利、澳洲等。 将时针拨回至二十年前
从王安石变法中的市法探究平抑物价的对策
作者:郑晗 章凯 马龙  来源:法制与社会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宏观调控  反垄断  国家储备  供给平衡 
描述:本文着力探讨市法对调整国民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从参考古文献、对比古今经济形势角度出发,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剖析市法的内在经济学原理。进而在借鉴国外经济制度和国家调控政策的基础上,从经济学
从上海到香港:南来文人文的作品初探
作者:黄淑娴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香港文学  长篇小说  五六十年代  电影公司  电影作品  女主角  香港文化  温柔乡  电影资料馆  来文 
描述:出版
宪容:增加国民收入的基点应是制度性的
作者:暂无 来源:每周政策经济资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宪容:增加国民收入的基点应是制度性的
宋神宗时期王安石的市法对外贸影响解析
作者:吴继良  来源:兰台世界(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牙人  官府垄断 
描述:王安石的市.法及其对外贸易法律中,主要体现出对国家私营商业活动“恶其盛又恶其衰”思想,因此他用“市务(司)”及其牙人对商品进行价格遏制,控制垄断和加强朝廷对商业领域的控制.
从《小雅·小旻》看诗书的共生与兼容
作者:张思齐  来源:诗经研究丛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王应麟  学术史  诗经研究  共生性  兼容性  小雅  政治哲学  诗书  洪范 
描述:一、从两种分什体系看学术史《诗经》的分什是一个饶有趣味的学术问题。朱熹(1130— 1200)的分什,不仅改变了旧本分什的体系,而且包含着他对《诗》、《书》、《》三经共生与兼容这一事实的思考
以《玄》准《》两乾坤:司马光、王安石易学精神之比较
作者:杨天保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以《玄》准《》两乾坤:司马光、王安石易学精神之比较
偶拾-中学文言文中的语言问题
作者:林乐腾  来源: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文言文  主语省略  现代汉语  王安石  诸葛亮  孔子  刘备  养父母  第三人称代词  主题思想 
描述:多、太露骨,那就不仅是孔子没有语言的艺术性而已。“意尽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然言止意不止,尤为极至。”就是这个意思。这样的文字,中学文言文中也有。周敦颐《爱莲说》寓哲理于比喻。牡丹喻寓贵者,菊花喻隐士,莲花喻君子。作者对三者的褒贬,未置一词,而读者深知作者的喜恶。文章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煞尾,文已尽而意无穷,更加深化了主题思想,对世人熙熙攘攘、追名逐利,报以极大的蔑视和讥
南宁市委书记李纪恒、市长国强给我院的贺信
作者:暂无 来源: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南宁市委书记李纪恒、市长国强给我院的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