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明清传奇的“文备众体”:兼说“传奇体”
作者:杨兴林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传奇  文备众体  唐传奇  桃花扇  传奇家  孔尚任  传奇体  汤显祖  戏曲研究  千字文 
描述:唐传奇的研究者们对于宋人赵彦卫有关唐传奇的一段论述应当是耳熟能详的:唐之举人,先藉当世显人以姓名达主司,然后以所业投献。逾数日又投,谓之温卷,如《幽怪录》、《传奇》等皆是也。盖此等文备众体,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至进士则多以诗为贽,今有唐诗数百种行于世也。(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八)
性别与戏曲批评:试论明清妇女之剧评特色
作者:华玮  来源:中国文哲研究集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妇女  中国戏曲批评  汤显祖  《牡丹亭》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描述:试图填补在研究明清妇女之文学表现上的一些空白,展现出她们在创作以外的评论活动,并突显了中国戏曲批评与评点中男性以外的男一种策略和传统。
以科研促教学:元明清文学教学和改革刍议
作者:邹自振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文学  文学史  红楼梦  科研促教学  汤显祖  作品思想内容  戏剧  清代小说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 
描述:不教,授学生以治学的方法元明清文学是一个十分宽广的领域,要了解它,是很不容易的。但由于教学的需要,又不得不思考有关的问
从接受学角度谈《牡丹亭》对明清女性的影响
作者:暂无 来源:魅力中国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接受学  明清女性 
描述:影响。喊出《牡丹亭》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
“还魂”几多,《牡丹》独秀:明清“还魂型”戏剧比较
作者:徐宏图  来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还魂型  明清时期  戏剧比较 
描述:明清两代,以"还魂"为主要情节,取名《还魂记》的同类型剧作不少,虽各有千秋,却均不出汤显祖《牡丹亭》其右。无论从思想之深刻、曲文之典雅、人物之塑造加以比较,《牡丹亭》均高出一筹。
试论明清戏剧的传播模式——以《牡丹亭》的传播为例
作者:王省民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传播方式  明清戏剧  戏剧家  传播模式  戏剧文本  明清时期  戏剧作品  演出  传播者 
描述:试论明清戏剧的传播模式——以《牡丹亭》的传播为例
明清爱情剧中矛盾冲突和思想意蕴之演化
作者:许金榜  来源: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剧  思想意蕴  封建礼教  以情反理  杜丽娘  矛盾冲突  《牡丹亭》  明清  资本主义萌芽  元杂剧 
描述:明清爱情剧中矛盾冲突和思想意蕴之演化许金榜在浩如烟海的元明清戏曲作品中,爱情剧数量最多,成就也最大。对这些作品,人们似乎习惯于用歌颂青年男女对爱情的追求和反封建礼教的斗争来加以评论。而实际上
冰山解冻的第一滴水——明清时期家庭与社会中的男女两性
作者:赵世瑜  来源:清史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时期  《醒世姻缘传》  《金瓶梅》  家庭  男性家长  女性  风俗志  《牡丹亭》  性行为  男子 
描述:冰山解冻的第一滴水——明清时期家庭与社会中的男女两性
明清时期家班及职业戏班演出《牡丹亭》概况
作者:刘淑丽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厅堂演出  厅堂演出  江湖职业戏班演出  江湖职业戏班演出 
描述:《牡丹亭》在明清时期的演出概况 ,主要在体现在家班演出、江湖职业戏班的演出这样两个方面。家班演出的场所是厅堂 ,观众主要是文人士大夫阶层 ,江湖职业戏班演出场所则在城乡间流动 ,主要观众是平民百姓
丽娘如镜——对明清时期《牡丹亭》女性阅读的分析
作者:张筱梅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阅读  女性阅读  卷入性理解  卷入性理解  视野期待  视野期待  女性容貌  女性容貌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 
描述:要因为《牡丹亭》符合了女性读者的期待视野.杜丽娘对爱情的渴望反映当时社会环境下每一个闺阁少女内心隐藏的情感,女性读者通过阅读杜丽娘看到了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并进而发现了自身的容貌美和青春美,产生了朦胧的自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