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07)
报纸(75)
学位论文(16)
图书(3)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95)
宗教集要 (3)
地方文献 (3)
红色文化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64)
2009(15)
2008(16)
2007(13)
2006(8)
2005(7)
1996(8)
1989(4)
1986(6)
1985(4)
按来源分组
国学(1)
福建史志(1)
兴大历史学报(1)
同舟共进(1)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1)
电影评介(1)
语文知识(1)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1)
时代法学(1)
宜春学院学报(1)
北宋文官政治与熙丰党争
作者:金强 葛金芳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官政治  熙丰党争  王安石变法 
描述:本文从剖析北宋文官集团的社会心理和行政管理入手 ,认为北宋文官政治具有两大特性 ,其一 ,矛盾的复合性格 ;其二 ,低下的行政效率。这两大特性使得文官政治成为党争的源泉和推进剂。而在此制度背景下展开
北宋政治家和语文学家--陈彭年
作者:国钦 尚仁  来源:争鸣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北宋政治家和语文学家--陈彭年
北宋政治变革中的“天文灾异”论说
作者:孙小淳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文  灾异  北宋政治  王安石变法 
描述:治联系起来的学问 ,认为“国家将兴 ,必有祯祥 ;国家将亡 ,必有妖孽”。这样 ,“天文灾异”之学就成为传统经学的一个合理部分 ,成为一种政治批评与权力斗争的工具 ,在以儒家为主导思想的社会政治
论中国传统政治思维对王安石散文的渗透
作者:李小兰 李伟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散文  传统政治思维  道德与政治  人治主义 
描述:思维对王安石散文的渗透
从苏轼的散文和诗看他的政治态度
作者:苏者聪  来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拭  政治态度  旧党  苏轼  新党  王安石变法  散文  神宗  统治阶级  政治观点 
描述:苏轼迁徙流离的一生,首先就必须了解他对变法的态度,因为这一政治事件的开端关系到他以后一生的政治生涯,导致了他不幸的结局。因此,我们首先就必须谈谈变法的问题。
试论苏轼的政治态度和文学成就
作者:马积高  来源:湖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政治态度  司马光  地主阶级  保守派  欧阳修  变法派  政治思想  大地主  苏轼 
描述: 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词、散文和赋都对当代和后世有较大的影响。但他的思想比较复杂,因而人们对他的评价一直存在着分歧。四人帮及其御用文人罗思鼎、梁效之流,为了达到其篡党夺权的罪恶目的,借古
《民国时期陕西匪患鸟瞰》一文有严重的政治错误
作者:李德运  来源:理论导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匪患  民国时期  陕西  土匪  国民党  乾县  保安团  苏区  游击队  王烈 
描述:《陕西地方志》1993年第2期刊发李庆东同志的《民国时期陕西匪患鸟瞰》一文,依据国民党统
创新与因循:祖宗之法与宋代的政治变革
作者:邓小南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政治基调  经济变革  兵制改革  科举改革  王安石变法  启示 
描述:成为皇帝的私兵;军队领导机构的多元化;重视禁军的选拔、补充和教阅,严阶级,劳其力;以及在兵力配置上强干弱枝、内外相维等方面.何忠礼认为.北宋的科举改革不仅有利于政治的清明和中央集权的巩固,而且还推动了
周公“摄政称王”及其与儒家政治哲学的几个问题
作者:刘丰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公  摄政称王  《周礼》  儒家 
描述:一书具有变革意义的理论前提。
周代宗法制度与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的关系探析
作者:张培国  来源:济南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宗法  孔子  周礼 
描述:来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探讨孔子的思想与周代宗法制度的关系 ,分析了孔子思想对周代宗法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论证了孔子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