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70)
报纸(52)
会议论文(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11)
地方文献 (6)
地方风物 (6)
红色文化 (2)
宗教集要 (2)
才乡教育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26)
2010(13)
2008(8)
2007(9)
2005(7)
2003(6)
2001(7)
2000(9)
1998(10)
1996(9)
按来源分组
铜川日报(2)
中国税务(2)
中国财经信息资料(1)
税收与社会(1)
阴山学刊(1)
上海土地(1)
老年日报(1)
国际贸易(1)
新疆税务(1)
当代社科视野(1)
我国法家的光辉哲学思想——唯物主义的“元气”学说
作者:何祚庥  来源:中国科学A辑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夫之  辩证唯物主义  哲学思想  朴素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元气论  形而上学  天人感应  自然观  王安石 
描述:有某些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家。正是这些朴素唯物主义者在和儒家的“天命论”、“天人感应论”,宋明以来的“理学”、“心
沈括的《梦溪笔谈》和我国古代地质科学
作者:暂无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我国古代  梦溪笔谈  沈括  自然科学  法家  著作  地质科学  王安石变法  进步思想  卓越贡献 
描述: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大量的科学实验活动。而沈括一生的科学研究实践,是同当时的政治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的科学成就都是在执行法家政治路线中取得的,同时又为贯彻这一政治路线服务的。《梦溪笔谈》内容十分广泛,在自然科学方面,它涉及到地质、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生物、气象、医药和工程技术等许多领域。在地质科学领域内,这部著作对许多地质问题如古生物、地史、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地下水、地貌、矿物和矿床(特别是石油)等都有
“彻底退税”应是我国出口退税的政策目标吗
作者:林高星  来源:税务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出口退税  彻底退税  税收政策 
描述:则为前提,以国家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制定灵活积极的出口退税政策。
国有制应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特殊形式
作者:于金富  来源: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国企改革  公众股份制  股份合作制 
描述:除的弊端和难以解决的矛盾。因此,在我国现阶段,国有制只能作为特殊的公有制形式在特定的领域中存在,以发挥其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这就要求在宏观上实现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缩小国有经济
“宁红”应是我国清朝以来的传统名茶
作者:程修江  来源:茶业通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宁红  清朝  传统名茶 
描述:宁红本有名,专著却无载。本文从宁红自清朝以来高层多次获奖、宁红具有连续生产史、宁红规模大地位高、宁红声誉响等四个方面,充分论证了宁红应是我国清朝以来的传统名茶。
“三加一”制应是我国初中的基本学制
作者:郭茂利  来源:教育评论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制  初中毕业生  义务教育法  三年制  身心发展  职业教育  普通初中  多种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 
描述:本学制问题谈些看法。我国现行的初中学制以三年制为主,也
沈括对我国古代测绘技术的贡献
作者:董鸿闻  来源:测绘通报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测绘技术  测绘科学  我国古代  地图  守旧派  《梦溪笔谈》  王安石  大地主阶级  契丹  革新派 
描述: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当时,儒法两家的斗争,主要是以法家王安石为代表的革新派和以儒家司马光为代表的守旧派的斗争。法家反对兼并,“绝兼并之路”,注重
弘扬有我国特色的老年保健事业
作者:冯理达  来源:中国气功科学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年保健  保健费  “气”  老年人  《周礼》  老年保健事业  《千金要方》  《老老恒言》  《食疗本草》  基础理论研究 
描述:弘扬有我国特色的老年保健事业
我国首个IPv6演示网络正式推出
作者:黄松飞  来源:通信世界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IPv6  网络平台  高峰论坛  天地  黄松  湖南电信  总体技术方案  战略合作协议  模部  试产品 
描述:我国首个IPv6演示网络正式推出
发展中小企业应是我国的长期战略
作者:吕坚东  来源:福建轻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市场经济  财政收入  生产力发展  中小型企业  综合国力  企业数量  国家安全 
描述:我国由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综合国力不强,以及市场经济发育较晚等历史原因,至今在各个领域大型企业数量甚少,绝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少数大型企业尽管是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和财政收入的脊梁,但众多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