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的厢兵制度
-
作者:张德宗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王朝 藩镇割据 资治通鉴 军队 统治者 唐末五代 京师 王应麟 文献通考 公元
-
描述:,其厢使掌城郭烟火之事,而军旅渐有厢军之名。……(宋兴),而天下镇兵通谓之厢军。北宋立国之后,为了防止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拥兵自重故态复萌,对藩镇之兵进行了拣选。精兵悍卒,选送京师,组建成禁兵。地方州
-
翰林学士与北宋熙宁变法
-
作者:唐春生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翰林学士 熙宁变法 王安石 司马光
-
描述:卿、曾布、元绛、邓绾等人 ;另一派则反对变法 ,翰林学士司马光为其代表 ,其他主要人物尚有范镇、滕甫、郑獬、吴充、吕公著、杨绘、韩维等人。两大阵营政争的结果 ,守旧派落下风。王安石的第一次罢相后 ,其阵营中的翰林学士也出现分化 ,对熙宁变法产生过严重的消极影响 ;至其第二次为相 ,翰林学士所能发挥的作用已经很有限。
-
北宋“冗官”的历史教训
-
作者:黄永杰 来源:中国行政管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举制度 北宋政权 宋太祖 王安石 中央集权 地方官吏 宋徽宗 授官 宋会要辑稿 进士科
-
描述:北宋“冗官”的历史教训黄永杰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由强盛转为衰弱的历史时期。吏治腐败是宋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而“冗官”便是吏治腐败的主要表现之一。宋太祖赵匡胤自建立北宋政权伊始,就建起庞大臃肿的官僚统治
-
北宋“冗兵”析
-
作者:王育济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时期 唐宋之际 冗兵 征兵制 土地占有 人身依附关系 兵农合一 军队 王安石 厢军
-
描述:兵制被“兵农分离”的暮兵制所取代的必然结果。透过北宋“冗兵”问题的种种现象,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
论北宋的吏治改革
-
作者:张肃璠 来源: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吏治改革 王安石 范仲淹 北宋时期 北宋中期 大地主阶级 社会改革 官僚机构 历史经验 社会危机
-
描述:我国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范仲淹、王安石先后都进行了社会改革。他们在革新吏治、清除政治积弊方面的尝试,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历史经验。今天,认真探讨一下北宋时期的吏治改革,仍有一定现实意义。
-
论北宋中期词的变化
-
作者:邓乔彬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中期 雅俗结合 新旧党争 士大夫 对立面 王安石 黄庭坚 俗词
-
描述:雅俗结合。词人所作,兼备雅俗,王安石、黄庭坚、秦观等人都有不少俗词。
-
考点9 北宋的政治
-
作者:郭东辉 来源:新高考(政治历史地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北宋初期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积贫积弱 北宋中期 土地兼并 失败原因 社会危机 藩镇割据 科举制度
-
描述:到大地主大官僚反对而失败。(4)和战并存的民族关系。北宋同与其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和金之间有战有和,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
-
北宋文坛的举荐风气
-
作者:鲁先圣 来源:思维与智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北宋时期 王安石 宋代文化 文坛领袖 陈先生 苏轼 陈寅恪 中国文化史 当代学术
-
描述:陈寅恪在谈到宋代文化时曾经这样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宋之世。陈先生的这个说法,已经是当代学术界的共识。宋朝一转唐朝的恢宏气象,收敛锋芒,静心修为,开启了一个与唐朝截然不同的文化盛世,造就了中国文化史上新的高峰。
-
北宋时期历史观
-
作者:王立 张艳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司马光 王安石 周敦颐 邵雍 "二程" 张载 李觏
-
描述:宋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在各个方面都有长足发展,特别是在史学方面,出现了很多史学大家,著述颇丰,无论是从体裁还是篇幅,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北宋史学作为宋代史学的起点,其作品
-
北宋历史的悲剧
-
作者:张学伟 来源:四川文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历史 王安石变法 显著特点 鼻涕 宋史 历史上 皇帝 司马光 拉车 定制
-
描述:连今天的一些领导也赶不上。现实生活中,有几个平头百姓敢在领导面前提意见?当领导不愿意听,拂袖而去的时候,又有几个敢去扯他的衣角? 诚如《宋史》所言:“宋至仁宗时,承平百年”,“而人才亦成盛矣”。北宋虽人才济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