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605)
期刊文章(4558)
会议论文(80)
图书(11)
学位论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208)
地方文献 (23)
地方风物 (12)
红色文化 (7)
宗教集要 (4)
才乡教育 (4)
非遗保护 (2)
按年份分组
2014(5529)
2013(214)
2012(332)
2010(255)
2008(250)
2006(188)
2005(195)
1997(103)
1994(86)
1992(62)
按来源分组
辽沈晚报(19)
钱江晚报(16)
海峡导报(15)
郑州晚报(12)
重庆晨报(6)
乌鲁木齐晚报(3)
科海故事博览(百科论坛)(1)
海内与海外(1)
新西部(上)(1)
东西南北(大学生)(1)
拍集体照喊什么
作者:暂无 来源:文苑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拍集体照喊什么》  杂文  陈道荣  生活随笔 
描述:每年,总有几次拍集体照的机会,每一次,都是遭罪。一张照片上,密密麻麻挤着几十张面孔,要让每个人都留下光辉的形象,对摄影师来说,确实是一次考验。照相的人滋味也不好受,你得和众人保持高度一致,努力睁大眼睛,不能眨。
辛亥革命的南京
作者:叶兆言  来源:西部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辛亥革命时期  南京光复  革命党人  袁世凯  武昌起义  反革命  李瑞清  革命军  城市  戊戌变法 
描述:1 1911年的10月10日不同寻常,对于绝大多数南京人来说,这一天并没太大的不同。寒露刚过,秋天已有了模样,正是江南最好季节。由于发明了电报,武昌起义的消息很快就传过来,这个城市显然习惯了平静
正是黄鹤腾飞
作者:牟林 马金山 陈德  来源:咨询与决策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  “三农”工作  文件精神  农机工业  干部职工  拖拉机  公司  制造 
描述:刚刚发布指导“三农”工作的第九个中央1号文件精神,极大地鼓舞了武汉黄鹤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干部职工大办农机工业的热情。
黄鹤楼上感
作者:凌华光  来源:晚霞(上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黄鹤楼上感 
描述:慕名登此楼,南国正金秋。 稻海千层浪,长河万里流。 佳人悬境外,蜀客叹楼头。 昔日匆匆别,终成隔世愁。
又是一年中秋
作者:李海燕  来源:吉林环境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节  文人学士  传统节日  月饼  礼制  展形  周礼  祭日  习俗  流水 
描述: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
大师也有犯错
作者:朱院生  来源:课外阅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丰子恺  大师  王安石  张大千  齐白石  成就  画面  现代  发现  仔细观察 
描述:的事。
王姓中国第一大姓
作者:长弓  来源:当代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姓氏  王安石  周平王  鲜卑族  安东都护府  文学家  百家姓  分析显示  洛阳  东晋 
描述:王姓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一个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8位.除中国外,在朝鲜也有许多王姓的人. 据一项统计分析显示:王姓是我国第一大姓,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
陈郁:“第一怒涛”显身手
作者:林益  来源:红广角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香港  海员  广东省委  破坏罢工  省港大罢工  广州起义  工人赤卫队  港英当局  广东人  省委书记 
描述:陈郁(1901~1974),广东省宝安县(现属深圳市)南头陈屋村人,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曾先后参加香港海员大罢工、省港大罢工、广州起义,1957年后曾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广东省省长、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三书记,中共中央委员。他的一生艰险曲折,充满传奇色彩。
江西常临川第一中学
作者:暂无 来源:考试(新语文)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第一中学  江西省  办学历史  江南小镇  学生社团  王安石  晏几道  文曲星 
描述:烟波浩淼古临川,曾经闪耀过王安石、晏殊、晏几道、汤显祖这样璀璨的“文曲星”。拥有五十多年办学历史的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就坐落在江南小镇——临川。受着文化之风的熏染,临川一中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文学
王安石 干古第一
作者:西江月  来源:东方养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毛泽东  正常化  日本  精神 
描述:。 宋相王安石在历史上究竟是什么样的地位呢,他对身后千年的历史意味着什么呢?为什么在王安石身上会集中着那么多相互矛盾的看法?他称得上是千古第一相吗?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卒后追谥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