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董养性《选杜诗》考
作者:赫兰国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董益  董益  董养性  董养性  元代  元代  杜诗学  杜诗学 
描述:元人董养性及其《选杜诗》在元代杜诗学史及整个杜诗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该书在历代书目中多被著录,但问题颇多;董养性其人也被分列元、明二朝,且籍贯也有乐陵、临川两种说法,本文一一析正之。
玉楼银海与苏诗伪
作者:周裕锴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诗  苏轼  王安石  瀛奎律髓  道书  赵次公  读书札记  物语  故事  使事 
描述:<正>拙文《白战体与禁体物语》在《古典文学知识》上发表后,友人提出疑问:"苏轼雪诗中‘玉楼’、‘银海’解作肩、眼更有味道?"虽是疑问,却似乎赞同这样的解释。原来关于《雪后书北台壁二首》中的"冻合玉楼寒起粟"一联,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一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论胡应麟的史
作者:王立欣  来源:渖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刘知 
描述:论胡应麟的史
陆九渊“六经我”的心学基础及其解释学意义
作者:逄礼文  来源: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六经  心学  解释学 
描述:的领域。因此回避“六经我”的解释学意蕴已经不可能。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陆九渊的论断不是一个纯解释学出发的论断.因此必须在其“心学”的基本立场上来体会其解释学意义。
向姚芗老师学《题曲》
作者:王奉梅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优秀传统  张宗祥  昆曲  老师  牡丹亭  抗战后  二十年代  传习所  剧作家  传奇 
描述:老师抗战后则未演过,至今算来已有四十五年之久了,因此现在的有些观众甚至行家也只是听说过,而没看过演出。《题曲》写扬州才女乔小青夜读《牡丹亭》,黯然
《周瑛表演艺术身段谱》脱稿完成
作者:艺舟  来源:戏文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表演艺术  长生殿  牡丹亭  艺术真实  昆剧研究  文字理论  表演理论  摄影专家  导演工作  戏曲演员 
描述:《周瑛表演艺术身段谱》脱稿完成
黄维翰与《黑水先民》(续)
作者:闻衡  来源:黑龙江史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黑水  古代少数民族  东北少数民族  《史记》  黑龙江地区  海东青  五国部  夫余  生平事迹  《呼兰府志》 
描述: 三 《黑水先民》中在一些传记之后,加上“论曰”一段话加以议论。这些史论,与人物息息相关,紧密结合,融为一体,给此书史传增色不少。 我国史书以叙事为主,但不乏议论。编年体的《春秋左传》其中就记
汤显祖《五》创作思想浅探
作者:张清华  来源:学术研究辑刊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张居正  王学左派  创作思想  浅探  程朱理学  《牡丹亭》  申时行  严嵩  临川 
描述:浪漫主义精神,铸成了我国戏剧史上的新高峰。他的戏曲理论与创作实践,正与沈璟对阵。其影响之大,成就之高,正像日本青木正儿说的:“显祖之诞生,先与英国莎士比亚十四年,后莎氏之逝世一年而卒,东西曲坛伟人,同出其时,亦一奇也。”当时曲家认为沈、汤各有所长,朴壁竞辉。如果从剧作内容与形式较之,沈璟根本无法和汤显祖匹敌。从内容上看“义仍填词,绝妙一时,语虽斩新,源实出于关(汉卿)、马(致远)、郑(德辉)、白(仁甫)。”从艺术特色上看“临川尚趣,直是横行,组织之工,几与天孙争巧。”这些见地确实是从实际出发,说到了显祖剧作的真切处。
一篇短小精悍的读后感——王安石的《读〈孟尝君〉》
作者:倪有礼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一篇短小精悍的读后感——王安石的《读〈孟尝君〉》
致《〈莺莺〉新解》作者
作者:王起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莺莺  学文  新解  男女平等  现代女性  晏殊词  作者  评价  现代人  来信 
描述:禹学文、吕有宽同志的《<莺莺>新解》在本刊(一九七九年第二期)发表后,我们陆续收到了一些来信、来稿。这些信、稿就如何评价《莺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因篇幅所限,现予以摘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