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桂芬与同治《苏州府志》
-
作者:陆振岳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记兵》 《公启曾协揆》 催科 浮粮 本色 折色 漕白正耗
-
描述:的记叙,尤其是对当时赋税的种种弊端的揭露,独具胆识,勾勒了宋以来,着重是清代苏州赋税足以征信的历史。为俟后对明清时代苏州重赋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而可贵的史料。
-
应是历史真面目──与冯增烈先生商榷
-
作者:李希哲 来源: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伊斯兰教 西安回族 回民起义 调查记录 历史事件 刘蓉 腰牌 地方当局 西北回族 猪肉
-
描述:应是历史真面目──与冯增烈先生商榷李希哲拜读冯先生大作《翠峰如簇映古今──漫议《回族史论稿》兼其他》(见92年4期《回族研究》,以下简称冯文),因与历史事实有悻,不敢苟同,拟作商榷,尚希赐教。冯文说
-
第四期《智小子冯江湖》答案
-
作者:暂无 来源:童话世界(A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历 江湖 答案 月初 加拿大 王安石诗 蝶蛹 无能为力 三关 荷兰
-
描述:~~
-
冯延巳与晏殊的“闲情”词
-
作者:李莹 连国义 来源: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延巳 晏殊 闲情 词史演进
-
描述:晚唐五代词确立了以言情为主的题材取向和要眇、婉约为美的审美规范。南唐词人冯延巳的《阳春集》是其代表,对宋初晏殊的《珠玉词》创作影响深远。二家作品中的“闲情”在伤春怨别的表相下用顿挫含蓄的笔法抒情、造
-
“冯小青戏曲”与明清“至情”思潮
-
作者:李澜澜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小青 汤显祖 戏曲创作 牡丹亭 至情 杜丽娘 明清文人 传奇 思潮 杂剧
-
描述:明万历间武陵冯氏小青一事,颇受文人关注。在近三百余年的时间里,文人以各种方式对冯小青其人其事进行评论、咏叹、演绎,所使用的文体涵盖了诗、文、词、赋、小说、戏剧及弹词,"冯小青热潮"从而成为当
-
漫话大雅堂
-
作者:陈伯勋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雅正 江西诗派 诗歌革新 黄庭坚 欧阳修 王安石 宋哲宗 杜甫 诗风 苏轼
-
描述:。眉州丹棱县名士杨素听说后,便专程去黔州请黄庭坚手书杜甫两川夔峡的全部诗作,镌刻于石,并于丹棱城南三里许修建高屋广楣,庇藏所刻诗石。元符三年(1160年)竣工,黄庭坚题名大雅堂”,并作大雅堂记》以记
-
刘绍堂与外国文学
-
作者:郑恩波 来源:写作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刘绍堂与外国文学
-
韩琦与昼锦堂
-
作者:李华 来源:档案管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昼锦堂 韩琦 “庆历新政 改革措施 《相州昼锦堂记》 范仲淹 欧阳修 架阁库 王安石变法 公元
-
描述:韩琦,字稚圭,号赣叟,相州(今安阳。以下引文“相州”均是同一地方)人。北宋三朝宰相。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其父韩国华,历任监察御史,兵部员外郎,左谏议大夫等职。康定元年韩琦官至陕西安抚使兼秦、风经略安抚招讨使,作为...
-
大雅堂在四川
-
作者:陈伯勋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川 黄庭坚 杜甫 江西诗派 王安石新法 《神宗实录》 诗歌革新 柔靡 杨亿 西昆体
-
描述: “不登大雅之堂”,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常用的一个成语。北宋后期,江西诗派的领袖黄庭坚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宋初诗坛承晚唐遗风,盛行杨亿、刘筠等人内容贫乏、浮艳柔靡的“西昆体”。黄庭坚力图继承欧阳修、苏轼等人反西昆诗风的诗歌革新工作,大力提倡学习杜甫。黄庭坚因修《神宗实录》诋斥王安石新法,於宋哲宗绍圣
-
黄堂德政
-
作者:暂无 来源:益闻录 年份:18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黄堂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