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苏东坡传》有感
-
作者:李子璇 来源:少先队小干部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林语堂 中国历史 苏轼 诗词 人物传记 艺术成就 北宋时期 王安石 享受生活
-
描述:我看了那么多中国历史人物传记,想写读后感的,就是林语堂先生所著的《苏东坡传》了。读完这本书,我对苏东坡这位伟大的人物产生了无限的敬意!苏东坡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在书法、绘画、诗词等方面都有极高
-
文天祥传(节选)
-
作者:脱脱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初二年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天祥 欧阳修 王应麟 陆秀夫 张弘范 中进士 吉水 潮阳 考官 童子
-
描述: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①人也。……自为童子时,见学宫所祠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像,皆谥"忠",即欣然慕之。曰:"没不俎豆②其间,非夫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宜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天祥至潮阳,见
-
汉金文的传与承
-
作者:华人德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文 创作理念 陈介祺 李瑞清 临摹 书法 碑学 气息
-
描述:铜器上的铭刻文字作为书法临摹和创作的范本,是在清代碑学书派兴起后,到同光时期至民国间才逐渐蔚为风气的。那时有些书家的创作理念是愈古愈高,如陈介祺、吴大潋、李瑞清等都认为三代金文气息最深厚,学篆书以金文最古妙,秦汉石刻则稍次。
-
南北西东总不同:几则古代剧论的启示
-
作者:张传若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青春版《牡丹亭》 古代 戏曲剧种 创意策划 地方戏 昆曲
-
描述:不顺也”。笔者对地方戏剧种问题本已多有感触,加之近读明代沈、徐渭、王世贞等人的一些剧论,想法尤多,遂成此文以记之。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纯粹探讨学理,而并非企图以此为地方戏争取观众而张目。——原因很简单,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在他的《中国戏剧史》中已经说得很清楚:“当代观众的认可,是一种超越理性的感性接受,这也是艺术传承与哲学和科学传承最大的不同。很多人试图用逻辑思维的方式说服当代观众接受或抵拒某种传统艺术,结果总是徒劳,因为感性接受属于另一个世界。”一、地方戏之成为问题今天的中国,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无疑已与整个世界深深地融为一体,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全球化等世界性现象当然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样一个交通、通信都极其发达,人们之间的沟通也突破语言障碍而变得极为简便的所谓“地球村”时代,中国戏曲...
-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第35卷总目次
-
作者:暂无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矿床地质特征 大学学报 砂岩型铀矿床 潜力分析 核资源 江西省 信息科学 数值模拟 相山铀矿田 矿化特征
-
描述:《东华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第35卷总目次
-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25卷总目次
-
作者:暂无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陆九渊 以人为本 英语教学模式 古代文学教学 新形势 普通高校 东华理工学院 浅谈 思考
-
描述:~~
-
改革的动力应是一个“总的合力”
-
作者:王青 姜涛 来源:学习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改革的动力应是一个“总的合力”
-
《唐宋八大家散文精选丛书》总序
-
作者:王运熙 来源:书屋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散文创作 古文运动 欧阳修 柳宗元 魏晋南北朝 王安石 苏轼 唐顺之 散文发展史
-
描述:合在一起,相提并论的开端。明代中期,归有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一批文人出来,大力推崇并学习以八家为主的唐
-
《古典文学知识》2001年总目录 (总第94-99期)
-
作者:暂无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作赏析 陶渊明 元杂剧 苏轼 黄庭坚 中国古代 王安石 文学知识 诗经 近代小说
-
描述:《古典文学知识》2001年总目录 (总第94-99期)
-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26卷总目次
-
作者:暂无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华理工学院 探索与实践 当代大学生 比较研究 高职学生 对策研究 元认知 与时俱进 抚州市 汤显祖
-
描述:《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26卷总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