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眉山诗案
作者:曾枣庄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神宗  东坡  王安石变法  乌台诗案  御史台  苏辙  谤讪  文字狱  湖州 
描述:所谓眉山诗案,是指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台以苏轼作诗“谤讪新政”的罪名,把他逮捕入狱,最后贬官黄州一案。因苏轼是四川眉山人,所以这个案件被称为眉山诗案;又因御史台叫乌台,所以又被称为乌台诗案
“不合时宜”的苏轼
作者:梅桑榆  来源:学习月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不合时宜  司马光  王安石  变法派  保守派  神宗  婢女  批评  打击 
描述:明人曹臣所编《舌华录》载,苏轼一日饭后散步,拍着肚皮,问左右侍婢:你们说说看,此中所装何物?一婢女应声道:都是文章。苏轼不以为然。另一
德馨——王安石火诗三首赏析
作者:李采芹  来源:上海消防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石火  德馨  南京市  神宗  江苏省  唐宋八大家  熙宁  人文景观  保守派 
描述:火灾的诗文,进行注释、评价,供广大读者鉴赏。
宋朝为什么盛产剩男剩女
作者:朱英  来源:意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朝  王安石  女婿  进士  男人  女子  人生  唐朝  科举  神宗 
描述:当下对大龄单身男女青年各有一个称呼——剩男、剩女。其实,远在一千年前的宋朝就早已是剩男铺天盖地,剩女漫山遍野了,全国各地的单身男女比比皆是,即使没有朝廷的大力号召,他们都很自觉地晚婚晚育,而且不搞同居,堪称一大历史奇观。
敢牛天下先
作者:汪建军  来源:小作家选刊(作文考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熙宁变法  爆发  历史知识  人生  镇定  神宗  等待  科举改革  成就 
描述:1我,王安石。一位孤独的历史先觉,一位低调的风流名士,唱完了一曲笑傲江湖的壮歌。我沉默了,低头轻轻写下: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宋人评价我说:安石,牛形人也,故敢当天下先。
生活简朴的王安石
作者:李宣奇  来源:老人天地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日常生活  政治家  文学家  思想家  北宋  宰相  清廉  神宗  著名 
描述: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与文学家,神宗在位时曾当过宰相。他虽然身居高位,却从不弄权为私,一生为官清廉,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面,极为简朴,令人称赞,传为美谈。王安石虽居宰辅,位极人臣,但
王安石 “拗相公”的悲剧
作者:木风  来源:环球人物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青苗法  北宋王朝  改革  欧阳修  士大夫  神宗  司马光  保甲法  农民 
描述:改革,真相到底如何?
苏轼、苏辙的庐山真面目
作者:武汉师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辙  苏拭  顽固派  变法派  司马光  真面  庐山  神宗  青苗法 
描述:政治路线。由于二苏善于投机,巧于伪装,特别擅长于利用黑笔桿制造反动舆论,颠倒是非黑白,蛊惑了人心,篡改了历史,因此他们在北宋反变法的逆流中,起了一般顽固派不能起的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长期以来,他们的两面派面目没有被揭露。他们享有的“文名”,掩盖了他们反动政客的本色,他们混淆是非的言论,造成了历史的误解;历来的封建文人、资产阶级的学者及反动政客对他们的吹捧,不仅洗刷了他们的罪名,而且给他们戴上一个又一个光
王安石三战司马光
作者:武汉锅炉厂七○一车间工人理论学习小组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文彦博  神宗  宣德  北宋王朝  三司条例司  书箱  大地主  顽固派 
描述:来。 一天深夜,司马光的“穴室”里正紧张地开着黑会,昏暗的灯光照着一个个阴沉的面孔。从阴暗的角落发出一个浑浊的声音:“王安石的新法真是欺人太甚,象这样下去,十年之后那有我们士大夫的利益,我看要迅速商量对付办法。”
乌台诗案
作者:郑熙亭  来源:长城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乌台诗案  王安石  苏辙  御史台  湖州  司马光  张方平  神宗  太皇太后 
描述:有此得心应手,只要蒙过神宗一人,世间没有不可为之事。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桩文字狱——乌台诗案便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