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圣”还是“外王”:重新解析王安石讲学金陵的学术建构
-
作者:杨天保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金陵王学 王学 《三经新义》 新学
-
描述:对象——一种极富“外王”指向性的“三经新学”,大有分别。
-
文徵明与金陵书家交游在考略
-
作者:蔡清德 来源:书画艺术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徵明 庄昶 顾璘 陈沂 王韦 徐霖 金琮 交游
-
描述:吴门书派领袖文徵明生:J大i求学、应试与金陵结下不解之缘,金陵是文徵明游履所及最为频箭之地,文氏来往哭。门、金陵二地与金陵书家交游酬唱,谈榷艺文,金陵吉家对其书风的形成演变以及声名的传播有着重要影
-
“内圣”还是“外王”―重新解析王安石讲学金陵的学术建构
-
作者:杨天保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金陵王学 王学 三经新义 新学
-
描述:对象-一种极富“外王”指向性的“三经新学”,大有分别。
-
应是“王谢堂内”
-
作者:高良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乌衣 乌衣 东晋 东晋 谢安 谢安 王导 王导 朱雀 朱雀 刘禹锡 刘禹锡 由盛而衰 由盛而衰 金陵 金陵 杂文 杂文 佛手 佛手
-
描述:洛阳时,途经金陵,作《金陵五题》,第二首《乌衣
-
未能报国惭书剑——漫话苏轼的人生观和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
作者:王又村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黄州赤壁 《念奴娇·赤壁怀古》 周瑜 人生观 《庄子》 拍岸 吞吴 王安石 神宗
-
描述:“未能报国惭书剑”这句诗,是苏轼初入仕途,在凤翔任判官时写的。这时,他才二十多岁。写《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已四十开外了,而且经过了不堪回首的人世沧桑。但词中,豪气不减当年,仍然洋溢着“书剑报国
-
似是一种失败的心理(就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主题与刘乃
-
作者:段国超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北宋王朝 大地主阶级 宋神宗 赤壁怀古 苏轼 政治主张 政治势力 贵族
-
描述:。看了刘乃昌同志《横槊
-
吟咏英豪业绩 悲叹苦短人生——读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
-
作者:杨毅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赤壁怀古 苏东坡 人生 苏轼 风流人物 业绩 赤壁之战 长时间 王安石 变法派
-
描述: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曾做过几任高官,但为期都很短暂。在政治上,他属保守派,为王安石等变法派所不喜,因而长时间贬居外地。
-
身处逆境 雄心未已——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
作者:周子瑜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托古讽今 赤壁怀古 周瑜 新潮流 思想内容 思想感情 豪放词风 英雄人物
-
描述:有人判定它所反映的“不过是他(指作者苏轼)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中的一种失败的心理罢了”,他“是托古讽今,含沙射影,抒发了他那顽固守旧派反革新潮流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
李根《溪山远望图》(扇页)——兼谈李根是否即“金陵八家”的
-
作者:林树中 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金陵画派 理想世界 文人画 大柳树 1679年 北京故宫 书画篆刻家 地方文化史 南京博物院
-
描述:,似乎是很难过“食人间烟火”的生活的.或者是表现作者的理想世界,或者这个隐士就是画的作者自己.扇面右上题云:“已丑夏为祖西词兄.李根:“下钤一很怪的图章,像象形的兽面,又像是古文字.画风质朴而富古意,似信笔涂抹,不加
-
清逸雅秀细自然 超然出尘韵若仙:清代“金陵八家”之高岑研究
-
作者:邵婕 来源:荣宝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岑 金陵画派 周亮工 明末清初 龚贤 艺术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 山水画 省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
描述:的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