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李笠翁曲话
作者:李渔  来源:剧本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曲话  文字  琵琶  机趣  元人  道学  千字文  脚色  牡丹亭  百家姓 
描述:词采第二曲与诗余,同是一种文字。古今刻本中,诗余能佳,而曲不能尽佳者,诗余可选,而曲不可选也。诗余最
梅关狮子林
作者:罗璘  来源:老区建设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关  狮子林  梅岭  大余  盛景  驿道  牡丹亭  导游员  明清时期  县城 
描述:“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踏,冬无寒土”。这描绘的是明清时期的梅关盛景。我终于有了机会,看看梅关和大余的奇山异水。我们一行在导游员小李姑娘的陪同下,首先驱车来到了县城东南约10公里处的梅岭,梅岭以梅著称,梅岭开放之
明代戏剧人物论的整体研讨
作者:谢柏梁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物形象  戏剧人物  明代戏剧  人物论  创作心理  形象特征  文艺美学  中国戏剧  王思任  牡丹亭 
描述:总体匮乏的背景中,古代戏剧批评却相对地展示出人物理论的一定富裕程度。这种相对富裕可能主要是基于这二点:(一)戏剧是一
浅论中国戏曲的影响及改革
作者:陈果卿  来源: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剧团  现代戏  剧本  三笑  牡丹亭  优秀作品  窦娥冤  姻缘  西厢记 
描述:一、戏曲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中国戏曲是古代文化的结晶,迄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受各族人民喜爱。究其原因,除具有人民性与政治性之外还有更重要原因,那就是:产生过《窦娥冤》、《赵氏孤儿》这样的“世界性大悲剧”。我们的古典戏曲,如
八咏车城
作者:周贤鹏  来源: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龙电站  西厢记  流水线  紫竹林  牡丹亭  牛头山  十堰市  水跃  高坝  舞草 
描述:八咏车城
薛宝钗留下的启示
作者:盛清波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薛宝钗  林黛玉  牡丹亭  大观园  注意选择  启示  批评  嫉妒  阅读  禁书 
描述:黛玉脱口说出《牡丹亭》中一句唱词。在当时,《牡丹亭》在禁书之列,阅读是犯忌讳的。宝钗觉察后,暗记在心,事后单独找黛玉进行了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致使黛玉大为感动,竟改变对宝钗“心里藏奸”的看法。
对大余县金融系统与困难企业挂钩的调查
作者:刘贫生  来源:地方政府管理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融系统  困难企业  大余县  银行不良贷款  银企关系  人民银行  牡丹亭  贷款支持  经营效益  企业效益 
描述:对大余县金融系统与困难企业挂钩的调查人民银行大余县支行计划股近年来,在国家银根相对紧缩的形势下,银行的信贷政策是:集中资金保重点、保效益好的企业。这对于处在亏损状态或经营效益相对欠佳的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为这些企业越是得不到银行贷款支持,其生产...
《红楼梦》中“新编怀古诗”意义何在?
作者:刘操南  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林黛玉  怀古诗  梅花  西厢记  牡丹亭  录鬼簿  绝句  新编  赤壁怀古 
描述:《蒲东寺怀古》是骰子(周春);有的猜测《梅花观怀古》是纨扇(王希廉).有的说:“十首绝句,其实就是《红楼梦》的‘录鬼簿’,是已死和将死的大观园女儿的哀歌.——这就是真
鉴赏的主体性与阅读期待
作者:张杰  来源:探索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阅读期待  作品  西厢记  红楼梦  林黛玉  审美意识  牡丹亭  重新建构  艺术修养  宝玉 
描述:走,黛玉“闷闷的,正欲回房”,却听到梨香院内
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浅谈昆剧舞美设计)
作者:齐思力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戏曲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不断探索  舞台美术  昆剧  传统艺术  牡丹亭  充分发展  艺术风格  新课题  舞台空间  风格特点 
描述:台美术、灯光、人物造型等各种手段,使每个剧目在昆剧统一的艺术形式中层现出独特的风格。这是我们搞舞台美术创作人员的新课题。这里就昆剧《钗头凤》、《牡丹亭》两剧的舞美创作,谈谈我们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