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517)
报纸(1974)
学位论文(117)
图书(63)
会议论文(32)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07)
历史名人 (795)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520)
2011(433)
2010(468)
2008(479)
2007(300)
2006(170)
2002(51)
2001(25)
1981(27)
1962(3)
按来源分组
上海戏剧(75)
苏州日报(57)
中学语文教学(5)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5)
语文学习(4)
作家(3)
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1)
江海学刊(1)
作家·下半月(1)
甘肃教育(1)
浅论中国戏曲的影响及改革
作者:陈果卿  来源: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剧团  现代戏  剧本  三笑  牡丹亭  优秀作品  窦娥冤  姻缘  西厢记 
描述:一、戏曲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中国戏曲是古代文化的结晶,迄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受各族人民喜爱。究其原因,除具有人民性与政治性之外还有更重要原因,那就是:产生过《窦娥冤》、《赵氏孤儿》这样的“世界性大悲剧”。我们的古典戏曲,如
八咏车城
作者:周贤鹏  来源: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龙电站  西厢记  流水线  紫竹林  牡丹亭  牛头山  十堰市  水跃  高坝  舞草 
描述:八咏车城
薛宝钗留下的启示
作者:盛清波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薛宝钗  林黛玉  牡丹亭  大观园  注意选择  启示  批评  嫉妒  阅读  禁书 
描述:黛玉脱口说出《牡丹亭》中一句唱词。在当时,《牡丹亭》在禁书之列,阅读是犯忌讳的。宝钗觉察后,暗记在心,事后单独找黛玉进行了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致使黛玉大为感动,竟改变对宝钗“心里藏奸”的看法。
对大余县金融系统与困难企业挂钩的调查
作者:刘贫生  来源:地方政府管理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融系统  困难企业  大余县  银行不良贷款  银企关系  人民银行  牡丹亭  贷款支持  经营效益  企业效益 
描述:对大余县金融系统与困难企业挂钩的调查人民银行大余县支行计划股近年来,在国家银根相对紧缩的形势下,银行的信贷政策是:集中资金保重点、保效益好的企业。这对于处在亏损状态或经营效益相对欠佳的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为这些企业越是得不到银行贷款支持,其生产...
《红楼梦》中“新编怀古诗”意义何在?
作者:刘操南  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林黛玉  怀古诗  梅花  西厢记  牡丹亭  录鬼簿  绝句  新编  赤壁怀古 
描述:《蒲东寺怀古》是骰子(周春);有的猜测《梅花观怀古》是纨扇(王希廉).有的说:“十首绝句,其实就是《红楼梦》的‘录鬼簿’,是已死和将死的大观园女儿的哀歌.——这就是真
鉴赏的主体性与阅读期待
作者:张杰  来源:探索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阅读期待  作品  西厢记  红楼梦  林黛玉  审美意识  牡丹亭  重新建构  艺术修养  宝玉 
描述:走,黛玉“闷闷的,正欲回房”,却听到梨香院内
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浅谈昆剧舞美设计)
作者:齐思力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戏曲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不断探索  舞台美术  昆剧  传统艺术  牡丹亭  充分发展  艺术风格  新课题  舞台空间  风格特点 
描述:台美术、灯光、人物造型等各种手段,使每个剧目在昆剧统一的艺术形式中层现出独特的风格。这是我们搞舞台美术创作人员的新课题。这里就昆剧《钗头凤》、《牡丹亭》两剧的舞美创作,谈谈我们的体会。
百草园里(连载)
作者:王华庚  来源:中国药房杂志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荷花池  四君子汤  复方丹参  黄芪  川芎  四物汤  姑娘  全当归  炒当归 
描述:第三回 八珍漫话十全大补 原来,百草园东头角落的黄芪听到争吵声,不甘寂寞,也迈步前来。四君子一见,便不约而同跨过荷花池,来到牡丹亭。这时,大家济济一堂,好不热闹。 “刚才争啥呀?”黄老问。 快嘴
《金瓶梅》考证(一)
作者:朱星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水浒传  西门庆  何其芳  考证  西厢记  潘金莲  金瓶梅词话  渊源  牡丹亭 
描述:庆潘金莲故事,《金瓶梅》就是从这两回扩大演化而成,且写一个家庭的盛衰,妻妾奴仆的纷争故事,反映当时政治的腐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
作者:徐朔方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汤显祖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  杜丽娘  文学语言  传奇  中国文学  中国古典戏曲  作家 
描述:日本学者青木正儿在他的《中国近世戏曲史》里第一次以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相提并论。他们是同时代人,同在一六一六年逝世,但是远隔重洋,当时两个民族之间很少有文化交流的可能。事实只能如此,当地球的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