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81)
期刊文章(155)
学位论文(3)
会议论文(2)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58)
地方文献 (44)
红色文化 (20)
地方风物 (10)
非遗保护 (7)
宗教集要 (2)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73)
2013(19)
2012(28)
2011(41)
2010(37)
2006(13)
1996(5)
1987(3)
1986(4)
1982(1)
按来源分组
云南日报(13)
温州都市报(2)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
春城晚报(2)
镇江日报(2)
安徽文学(1)
石油管道报(1)
浙江学刊(1)
西北民族研究(1)
周易研究(1)
故国神游:南昌隆重举办舒同舒揭晓书画联展
作者:陈红 欧阳斌  来源:江西画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省  江西省  东乡县  东乡县  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  神游  神游  书法艺术  书法艺术  展览  展览  故乡  故乡  领导者  领导者  大发展  大发展  大师  大师 
描述:103年前,著名书法大师舒同诞生在江西省东乡县。今天,舒同诞辰103年首次在故乡举办书画展览。2011年11月16-17日,13件舒同名迹墨宝首次集中在省文联展厅与广大观众见面。
“千古一村”乐考察与研究流坑“乡射遗乐”的
作者:吴凡  来源:中国音乐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存环境  历史渊源  乐班组合  演奏风格  “非遗”出路 
描述:“乡射遗乐”已成功申报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图上一个小小的流坑村,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千古一村”;这里又孕育出独具特色的“乡射遗乐”。其演奏形式和古朴的音乐风格,堪称民间艺术奇葩。
浮雕“十里红妆迎亲图”和根艺美术家葛
作者:王兴满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迎亲  浮雕  美术家  根艺  宁绍地区  人文情怀  造型特征  工艺艺术 
描述: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大厅正立面墙上,悬挂着一幅长15米、宽1.8米的仿古浮雕迎亲图。图版选用的白胡桃木材料,一眼看出就有本色庄重、细腻美观、顺眼大气的感觉。浮雕迎亲图是根据
中国古典文学在法国的接受——法国著名汉学家雷威一席谈
作者:雷威安 钱林森 傅绍梅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学  《金瓶梅》  《西游记》  汉学家  俗文学  《聊斋志异》  法国汉学界  《牡丹亭》  中国文学  比较文学 
描述:》、《聊斋志异》、《牡丹亭》等 ,为西方读者广泛阅读 ,在法国汉学界有较大影响。 1 999年 2月 2 7— 2 8日 ,我、雷威教授 ,在其寓所两次畅谈 ,后来又于 2 0 0 0年 4、5月跟他
金融活动应是一个整体——山东省省长李昌谈金融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金融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东省  人民银行  专业银行  金融业务  整体  贯彻执行  省政府  省长  中央  金融活动 
描述: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昌,1985年8月以来连续四次召开山东省各银行负责同志座谈会。他提出,金融在中央是一个整体,
风月暗消磨,春去春又来——有感于汪瑜的《拾画、叫画》
作者:张允和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柳梦梅  舞台  汤显祖  观众  女同学  牡丹亭  二十年  大学生  斑白 
描述:怎样的。
谈诗词的语言翻滚——兼评《蔡平词选》的语言艺术
作者:丁国成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词语言  模糊语言  翻滚  形容词  王安石  散文语言  语言艺术  文学形式  翻跟头  浣溪沙 
描述:诗词语言,不同于其他文学形式。如果说,论文语言是正步走,散文语言是漫步走,那么,诗词语言则是连翻跟头带打滚儿的翻滚走,用宋代王安石的话说,这就叫作“诗家语”。
2006年7·8合刊“知荣辱、讲文明、迎博测试题(二)”
作者:暂无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测试题  讲文明  答案  合刊  民族精神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教师评估  战国时期  汤显祖  郭守敬 
描述:~~
博动迁让我们梦想成真 王有年一家感受动迁前后两重天
作者:田德泉 丁道英  来源:浦东开发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2002年12月3日深夜,上钢街道北端的南村小区,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彻夜歌舞。世居此地的居民为申博成功而欢腾,更为终于盼来老屋"翻身"欣喜若狂。如今,他们又沉浸在另一种喜
从鼎鼐大名到罕见知——论曾巩文学地位的变迁
作者:朱安群  来源:文艺理论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从鼎鼐大名到罕见知——论曾巩文学地位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