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61)
图书(34)
学位论文(15)
报纸(13)
会议论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23)
地方文献 (3)
才乡教育 (2)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3(8)
2009(13)
2008(14)
2006(13)
2005(7)
1998(4)
1997(8)
1996(3)
1986(7)
1981(2)
按来源分组
抚州师专学报(5)
咬文嚼字(2)
广西社会科学(1)
福建史志(1)
滨州学院学报(1)
中国远程教育(1)
语文学习(1)
语文学刊(1)
湛江日报(1)
文汇读书周报(1)
试析郑玄《周礼》中的“古文”与“故书”
作者:李玉平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  《周礼  古文  故书 
描述:本文通过考察郑玄《周礼》中使用“古文”和“故书”类术语的全部用例,总结了这两个术语的具体使用形式,区分了二者的职能。认为前者应当是指比郑玄所见古文经《周礼》文字更早的文字写法,属于历时沟通字际关系
郑玄《三礼》释词要例举证
作者:冯浩菲  来源:文献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被训词  三礼  周礼  释词  郑氏  郑玄  举证  意谓  字义  上下文 
描述:郑玄,字康成,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博学通儒,尤精于礼学。他遍群经,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改繁诬,诠明古意,给后代学者阅读古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其中《周礼》、《仪礼》、
郑玄《周礼》从历时角度对字际关系的沟通
作者:李玉平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  历时沟通字际关系用语  古文  故字 
描述:郑玄《周礼》继承了以往释家的历时沟通观念,继续使用或改造其历时沟通用语,并据之在文中对经文用字进行历时沟通,也为后来明确创造术语古今字来沟通这类字际关系奠定了基础。其用语A古文(为)B、A,今
《醒世姻缘传》黄肃秋几处释义商榷
作者:王明春  来源: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方言词语  方言词语  醒世姻缘传  醒世姻缘传  割蹬  割蹬  大大法法  大大法法 
描述:中个别误释的词语,可以得其确解。
近二十多年来郑玄《三礼》研究综述
作者:潘斌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  三礼  周礼  仪礼  礼记 
描述:》的特点和学术影响等。
简析郑玄《周礼》“之言”类术语
作者:李玉平  来源:现代语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简析郑玄《周礼》“之言”类术语
李壁《王荆公诗》的诗学批评
作者:何泽棠  来源: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壁  王安石诗  诗歌注释  诗学批评  创作方法 
描述:效果进行点评,从而揭示了王安石诗的主要艺术特征。
《王荆公诗补笺》平议
作者:王样  来源:古籍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荆公诗补笺》  巴蜀书社2002年元月第一版  宋人  王安石    诗集 
描述:《王荆公诗补笺》平议
李壁《王荆公诗》与“以史证诗”
作者:何泽棠  来源:长江学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壁  王安石诗  诗歌注释  以史证诗 
描述:节,解释了用"赋"、用"比兴"、用典等各类诗句的意义。李壁还考证了部分诗歌的创作时间,并由此推证了诗意。
《王荆文公诗李壁》二题
作者:李晓黎  来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荆文公诗李壁  王安石  李壁    诗话 
描述:艺的倾向尤其突出:他不但大量摘引宋诗话的内容,还常常通过比较的方法,对王安石诗歌的句法、对仗、用字等方面进行灵活、简洁的艺术评价,提升了诗的艺术趣味,增加了诗的弹性,给原本呆板、生硬、枯燥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