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204)
报纸
(47)
图书
(37)
学位论文
(15)
会议论文
(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97)
地方文献
(6)
宗教集要
(2)
才乡教育
(2)
红色文化
(1)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2
(19)
2011
(19)
2009
(15)
2008
(19)
2007
(15)
2006
(15)
2004
(11)
1997
(11)
1996
(4)
1995
(5)
按来源分组
其它
(42)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8)
辞书研究
(2)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1)
图书与情报
(1)
学苑出版社
(1)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学术研究
(1)
天津人民出版社
(1)
梁园
(1)
相关搜索词
礼记
训诂术语
郑玄
《辞源》
中年
《易》学
美刺
语法结构
語詞理據
郑玄注
版本考辨
同源通用
孔颖达
土地
兴
《周礼》注
周礼
汉史
字义
《周礼注》
天官
《文耀钩》
古文
复
今书
先秦史研究
郑司农
名物训诂
复音词
首页
>
根据【检索词:郑注】搜索到相关结果
204
条
玉楼银海与苏诗伪
注
作者:
周裕锴
来源:
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诗
苏轼
王安石
瀛奎律髓
道书
赵次公
读书札记
物语
故事
使事
描述:
<正>拙文《白战体与禁体物语》在《古典文学知识》上发表后,友人提出疑问:"苏轼雪诗中‘玉楼’、‘银海’解作肩、眼更有味道?"虽是疑问,却似乎赞同这样的解释。原来关于《雪后书北台壁二首》中的"冻合玉楼寒起粟"一联,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一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论胡应麟的史
注
观
作者:
王立欣
来源:
渖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史
注
刘知
描述:
论胡应麟的史
注
观
陆九渊“六经
注
我”的心学基础及其解释学意义
作者:
逄礼文
来源: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六经
注
我
心学
解释学
描述:
的领域。因此回避“六经
注
我”的解释学意蕴已经不可能。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陆九渊的论断不是一个纯解释学出发的论断.因此必须在其“心学”的基本立场上来体会其解释学意义。
我与舒同的战友情谊——老八路
郑
芝晨回忆往事
作者:
范冠华
来源:
祝您健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家
大众日报
新中国
回忆说
中国书法
战争年代
山东
老人
书法作品
机要秘书
描述:
术与书法——这亦文亦武、文张武弛的
关于
郑
玄注释中“读为”“读如”的再思考
作者:
张能甫
来源:
古汉语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注
》
郑
玄
《周礼》
“读若”
《仪礼
注
》
语言环境
释义
拟音
术语
《礼记
注
》
描述:
关于
郑
玄注释中“读为”“读如”的再思考张能甫“读为”、“读如”这两个术语,前人如段玉裁、王力、洪诚等都有研究,但是都不太令人满意。段玉裁在他的《周礼汉读考》中,严格确定了这二者的区别:“读为”表示易
评
郑
南、钱建隆、王英惠几首新作
作者:
晨枫
来源:
词刊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评
郑
南、钱建隆、王英惠几首新作
走向现代的中国女性散文--兼及梁琴、
郑
云云的散文创作
作者:
胡颖峰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散文
散文创作
郑
云云
“女性文学”
王英琦
九十年代
精神世界
文化散文
《随想录》
《“牛棚”小品》
描述:
一长期以来,模式和模式所带来的文本流行,导致的是散文创作的千篇一律和文本意义的普遍丧失。直至八十年代,当小说、诗歌、戏剧、电影、音乐、美术等几乎所有的艺术品种均以撞击传统的再生般姿态和形式步入现代,唯有散文“还停留在唐文宋韵的小桥流水止步不前”①。杨...
东汉隆礼之势的形成以及
郑
玄的重尚礼学
作者:
马育良
来源:
南都学坛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
玄
《周礼》
隆礼
尚礼
《三礼》
宗法贵族
礼乐
马融
古文经学
郑氏
描述:
东汉统治阶级重尚礼治;东汉古文经学至
郑
玄时盛极,郑氏亦以礼学为重,孔颖达云:“《礼》是
郑
学”。唐晏《两汉三国学案》(下称《学案》)卷7:“然统康成一生著述而论之,《三礼》实为专长。”皮锡瑞《经学通论
郑
子瑜的《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疏举要》
作者:
龚言
来源: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郑
子瑜
修辞
《论语》
柳宗元
欧阳修
语文课本
王安石
古文《尚书》
韩愈
描述:
郑
子瑜的《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疏举要》龚言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郑
子瑜教授,近复撰著《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疏举要》一书,系自清人沈德潜所编纂的《唐宋八大家古文》中选出151篇,逐篇指出其修辞偶疏
试论
郑
玄就音求义训诂原则
作者:
吴福祥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氏
古音
郑
玄
义训
训诂原则
假借字
声训
《周礼
转语
文字
描述:
意,先秦文献里即已可见利用声音线索来解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