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的华靡之风
-
作者:顾全芳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财政危机 宋太祖 士大夫 宋真宗 统治者 贫富不均 宋徽宗 王安石 社会风气
-
描述:的政治机体中,生长出难以治愈的肿瘤。
-
夏诗捃华
-
作者:李青山 来源: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万里 大明湖 四时田园杂兴 《宿新市徐公店》 西湖 王安石 景物诗 纪游诗 《竹枝词》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描述:在四时景物诗中,夏诗与春诗、秋诗相比,显得数量少,题材窄,其艺术的天地似乎不那么广阔,轻灵纤巧之作多,气象恢宏之作少。这恐怕是与夏日的景物特点有关。夏景不象春景、秋景对诗人那样敏感,那样容易激荡诗情。一年四季,虽然“岁有其物,物有其容”,但中国
-
“华”“花”之辨
-
作者:邢雯芝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花” “华”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
描述:“华”“花”之辨
-
“华”与“花”详解
-
作者:丁远高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华” “花” 《游褒禅山记》 详解 王安石 有意识 范读 同学
-
描述:在教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一文的过程中,我在范读第一段时,有意识地将“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中的“华”读作“huà,然后向同学们提出疑问:“在这一段中,我有没有明确读错的字音?”[第一段]
-
张达华:以不变应万变
-
作者:陈志芳 程书香 来源:今日华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暂时无可替代。张达华先生就是印刷行业的一个坚守者,至今从业三十二年,已有相当的经验积累。目前,他就任澳门印刷业商会的理事长,为兴旺这一行业可谓全力以赴。不曾想,当被问及当初选择印刷业的缘由时
-
中美青少年文学营
-
作者:暂无 来源:新作文.金牌读写(高中生适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若曦 白先勇 文学作品 海峡两岸 现代文学 评审委员会 大学教授 欧阳子 桃花源 牡丹亭
-
描述:作家。著有《金大奶奶》《玉卿嫂》《台北人》《纽约客》《孽子》《蓦然回首》《树犹如此》等,在华语文学界享有盛誉。近年推广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并获大奖。帕特里克·哈姆:出生于德国,
-
略论文学中的变态心理
-
作者:张建均 来源:许昌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变态心理 心理变态 《牡丹亭》 文学作品 论文学 陀思妥耶夫斯基 《离骚》 《史记》 文学心理 卡夫卡
-
描述:略论文学中的变态心理张建均文学是人学,“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潮》引言)我国文学理论家刘熙载也说:“文,心学也。”(《游艺约言
-
春与伤春文学
-
作者:马宾海 来源:森林与人类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伤春悲秋 《牡丹亭》 文学史 人面桃花 语录体散文 文化意蕴 文人 中学教育 夺胎换骨 唐诗选本
-
描述:春与伤春文学马宾海受过中学教育的人都该记得这样一段文字,孔子和他最得意的四个学生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字点)坐在一起,各言其志,轮到曾皙时,他放下瑟站起来,从容地说出下面的话:暮春者,春服既成
-
文学审美的情感流程
-
作者:朱堂锦 来源: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体验 文学审美 文学作品 情感形象 情感共鸣 情感流程 思想感情 《牡丹亭》 文学评论 情感态度
-
描述:情感体验、情感共鸣、情感品味的历程.
-
怎样复习中外文学常识
-
作者:华彤庚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外文学 《堂·吉诃德》 《牡丹亭》 《悭吝人》 外国文学 《桃花扇》 古希腊悲剧 浪漫主义文学 《伪君子》 中文译名
-
描述:怎样复习中外文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