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60)
报纸(89)
图书(17)
学位论文(11)
会议论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89)
宗教集要 (49)
地方文献 (40)
地方风物 (3)
红色文化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38)
2011(36)
2009(26)
2006(20)
2003(23)
1999(12)
1998(10)
1996(17)
1995(9)
1983(9)
按来源分组
其它(21)
佛教文化(4)
牡丹(2)
人民音乐出版社(2)
中国宗教(2)
辅导员(教学版)(1)
看历史(1)
日语知识(1)
世界宗教学刊(1)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刍议《游褒山记》的主旨
作者:唐来才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主旨  安徽潜山  治学  至和元年  宋仁宗  古文观止  深思  文章 
描述:公元1051年至公元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他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褒山;同年七月,以追记的形式补
重读《游褒山记》
作者:侯天宇  来源: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山记》  重读  王安石  光线 
描述:“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焉。” 王安石来到褒山,游了华刚洞,不过玩得不尽兴。为什么呢?因为华阳洞里的景观虽美,并且越往里走所见越奇,但洞里光线暗
《游褒山记》主题小议
作者:张玉佳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深层思考  分析理解  内在联系  可译  外物  散文  人生  翻译 
描述:内在联系"。这三者之中,"志"可译为志向,"力"译为能力,"物"则译为外物。照此翻译,志、力物三者具备那么就可到达艰险且遥远的地方联系
之于汤显祖的“有情世界”
作者:王树海 柳旭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描述:的一种借助,抑或是精神困扰的一种排遣。在有明一代文学的田园中,汤显祖是一方生机勃发的芳草地,几度得到佛的浸溉滋润。
读王安石《游褒山记》
作者:高深  来源:小品文选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石洞,是举着火把走向洞的深处的,愈往里走愈艰险,所见也愈奇妙。
山重走王安石的游记路
作者:李垚  来源:博物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记  文学  文学作品  当代作品 
描述:在历史上,大凡名人去过、又留下诗篇游记的地方,往往都出了名——琅琊山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天姥山因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褒山,这座王安石偶然游历的山脉,也因他留下的《游褒山记》,成为无数
上古乐之对象与方法
作者:牛龙菲  来源:交响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音乐史  中国  古代 
描述:上古乐之对象与方法
论方志中的与志的关系
作者:史念海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地理)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方志  章氏  章学诚  地理沿革  戴震  撰修  修志  《周礼》  《禹贡》  改造自然 
描述:会不断地引起讨论,可能经历一段相当长久的时期,也许要与这一阶段的修志事业相终始。这里姑就管见所及,略为引申,以求正于当世方家。
宋代冗官成灾的
作者:耿法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宋神宗  冗官  中国历史  官员  廿二札记  王安石  国家财政收入  范仲淹  转运使 
描述:清代赵翼《廿二札记》)。这也是宋神宗下决心起用王安石实行变法的背景之一。
《宋代行会制度》简评
作者:周宝珠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行会制度  市易法  中国古代  中国封建社会  城市工商业  商业资本  王安石变法  行役  河南大学  城市经济 
描述:《宋代行会制度》简评周宝珠东方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了魏天安同志的《宋代行会制度》一书,这是一本功力扎实的作品,值得认真一读。首先,这本书把宋代行会放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进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