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叙述生命的需要——《牡丹亭》中杜丽娘意义再探讨
作者:杜改俊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的自然性  人的自然性  人的社会性  人的社会性  人的需要  人的需要  健全的人  健全的人 
描述:《牡丹亭》的主旨是在叙述人的生命需要 ,即自然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
《牡丹亭》与当代戏剧的舞台生命——评白先勇“青春版”《牡丹
作者:苏涵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当代戏剧  舞台  艺术精神  戏剧文学  杜丽娘  戏剧观念  现代剧场  《游园惊梦》 
描述:《牡丹亭》与当代戏剧的舞台生命——评白先勇“青春版”《牡丹
自然的礼赞 生命的颂歌——《牡丹亭》中“人欲”与“天理”
作者:徐明阳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人欲  人欲  至情  至情  天理  天理 
描述:灭的价值,热情地歌颂了人对于性爱情爱即"至情"的永恒追求。
生命完成的最后创作冲刺:评刘绍棠遗作《村妇》
作者:崔志远  来源:文艺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研究  长篇小说  中国  村妇 
描述:生命完成的最后创作冲刺:评刘绍棠遗作《村妇》
做一个生命的阐释者:兼评刘衡的摄影作品“高原人家”
作者:李于昆  来源:郴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摄影作品  高原人  阐释者  刘衡  摄影艺术  中国摄影家协会  青藏高原  审美理想  人物形象  自然景观 
描述:人文景区旅行摄影,他偏爱青藏高原的纯朴,喜欢西北大地的豪放,向往原始森林的神秘……,倒不是像高更——因为厌倦了而逃离人类文明,而是自觉地从这些具有强烈生命形式感的影像中间,去寻找那些少异化的纯真心灵
汤显祖怎样给杜丽娘以艺术生命——《惊梦》《寻梦》的人物塑造
作者:王一纲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汤显祖  冯梦龙  人物塑造  寻梦  牡丹亭  艺术技巧  人物性格  封建礼教  思想性格 
描述:但是,她毕竟只有二八年华,阅世不深。因此,当她捧了酒肴向双亲效“千春之祝”时,开口即唱“娇婴欲语,眼见春如许”!道出了她对春光的真实感受。茅元仪批云:“开卷便见情语”,可谓一语破的。这种少女情语是同封建道学家的“收其放心”,“去人欲、
视读书写作为生命的作家——配合课文《师恩难忘》
作者:蒋文汇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中高年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读书法  中篇小说  北运河  家乡  写作  文学创作  作家  新小说  课文 
描述:视读书写作为生命的作家——配合课文《师恩难忘》
丰富的人生体验执著的生命追问——评王英琦的散文创作
作者:刘纪新  来源: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英琦  散文  感性  理性 
描述:态的思考,对生命终极关怀的执著追问,都将历史、现实和自身经历相融合,使其创作不落俗套.
“关爱生命、尊重人性”理应是制度的终极追求
作者:暂无 来源:家庭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关爱生命、尊重人性”理应是制度的终极追求
从临川四梦看汤显祖生命理想的抗争与幻灭
作者:王丹  来源:太原大学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命意识  现实批判  抗争与幻灭 
描述:汤氏剧作以四梦为最,后人除为其艺术成就称好之外,其所蕴含的至情主题及哲学内涵更为大家所吸引,这四梦中一以贯之的情生、情至、情灭主题也正是这位剧作大家坎坷一生、矛盾复杂思想的艺术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