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迎刃析疑如破竹 擘流辨似分风(下):钱锺书戏曲论零札
作者:郑雷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史  戏曲研究  析疑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牡丹亭  元杂剧  汤显祖  戏曲创作  戏曲作品  小说 
描述:三毕生致力于打通文史哲和中西文化的钱先生对不同学科往往采取一种同贯共规的态度,力求泯町畦而通骑驿,以使小说、诗歌、戏剧,与哲学、历史、社会学等为一家。在他的著述中,仅有少量篇章以探讨戏曲艺术规
周礼司稼掌以年之上下出敛法即汉常平仓所仿今买榖填仓是否宜
作者:张步侯  来源:陕西省地方政务研究会月刊 年份:193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周礼司稼掌以年之上下出敛法即汉常平仓所仿今买榖填仓是否宜
中西浪漫主义戏剧中的情与──《牡丹亭》与《欧拿尼》比较
作者:徐顺生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  戏剧  法国  浪漫主义文学  《牡丹亭》  《欧拿尼》 
描述:我国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1598年)和19世纪法国雨果的《欧拿尼》(1829年),是中西浪漫主义戏剧的巅峰之作。它们以人性之“情”反对封建主义之“”,让觉醒了的具有“自我”个性的人,冲决
论《红楼梦》中「情理兼备」而「两尽其道」之「痴」观
作者:欧丽娟  来源:台大中文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才子佳人模式  莺莺传  西厢记  牡丹亭   
描述:,而達到情理兼備的平衡。如果說「緣情入禮()」解釋了明中期以來浪漫愛情故事的創作主旨,則「緣禮()入情」 乃是《紅樓夢》對晚明以來「情理對立」、「以為情」之情論俗流的扭轉。此中,將「個人」由才子佳人
《牡丹亭》的主题是“情”战胜“”-与陈庆惠同志商榷
作者:谢柏良  来源: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牡丹亭》的主题是“情”战胜“”-与陈庆惠同志商榷
解析梦幻爱情世界中的情与矛盾——《牡丹亭》与《仲夏夜之梦
作者:张磊 杨亚东  来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仲夏夜之梦》  《仲夏夜之梦》  情与  情与  矛盾  矛盾 
描述:本文对比了《牡丹亭》与《仲夏夜之梦》的异同和特点,论述了两个梦幻爱情世界中的情与的矛盾。汤显祖通过《牡》剧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中情与礼法的矛盾,莎翁的《仲》剧则侧重的是情与认知的理性的矛盾,两剧都
中西浪漫主义戏剧中的情与(《牡丹亭》与《欧拿尼》比较)
作者:徐顺生  来源:戏剧、戏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中西浪漫主义戏剧中的情与(《牡丹亭》与《欧拿尼》比较)
气机:在情与梦游的畸人灵性背后——汤显祖的文学思想与学文
作者:韩经太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文学思想  理学文化  唯情论  泰州学派  “梦”  玉茗堂四梦  畸人  王守仁   
描述:气机:在情与梦游的畸人灵性背后──汤显祖的文学思想与理学文化的嬗变势态韩经太本文论题的确立,多少受到一些现实感受的激发──弥漫在大众化传播媒介里的泛化得不能再泛化的物欲情感,显然已推涌出现时代的“唯情论”思潮,而对世道人心的担忧却又促使一些人发出“法...
学習古典戏剧論札記
作者:戴不凡  来源:剧本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戏剧  戏剧文学  戏剧创作  杜丽娘  李香君  吴江派  玉茗堂派  汤显祖  作品  创作思想 
描述:戏剧創作的见解;同时,一些批語往往又是为了便于讀者理解剧作者的原意而作,这里也就更生动具体地表現了作者对戏剧創作的种种看法。我們的古典剧論,乍看起来,往往是一麟半爪,有时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字或几百个字,但其中优秀的剧論,却常常是要言不煩地,提出創作中許多重大的問題;或者是語語珠璣,生动簡明地說明創作的技巧。张岱
以情抗 以情役律--论汤显祖的情感美学观
作者:黄南珊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情本论  超越论  情理观  情形观 
描述: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