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51)
报纸(28)
图书(6)
学位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64)
地方文献 (16)
宗教集要 (6)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3(14)
2012(6)
2002(5)
2001(5)
1999(9)
1998(8)
1997(4)
1995(10)
1994(6)
1990(2)
按来源分组
语文知识(3)
东方艺术(2)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
寻根(1)
海南出版社(1)
粤海风(1)
文史月刊(1)
应用写作(1)
揭阳日报(1)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
干祖望趣味医(23)
作者:干祖望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干祖望  王安石    司马光  《千金要方》  魏了翁  为人民服务  曹操  天癸至  《内经》 
描述:干祖望趣味医(23)干祖望南京中医学院(210005)书有未曾经我读古谓“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是千古颠扑不灭的名言。任何一位古今大读书家,绝对不可能把在他以前的所有书籍都能读过
世纪老人语文——张中行先生访谈录
作者:张中行 刘德水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中行  中学语文教学  语文课本  文言文  语文教师  教育制度  周作人  王安石  《颜氏家训》  《庄子·天下》 
描述:张中行先生是语文界的一位老前辈,今年已届90高龄。他1935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曾教过中学、大学,解放后一直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室工作。80年代以来,出版了《负暄琐》《负暄续》《负暄三》《顺生
东渡传艺禅师——独立、心越二三事
作者:凌士欣  来源:佛教文化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本曹洞宗  篆刻艺术  《东皋琴谱》  天台宗  木鱼声  僧人  技艺传授  书法篆刻  历史博物馆  汉印 
描述:渡传授篆刻艺术的中国僧人。
兼收并蓄牡丹:试论昆曲青春版《牡丹亭》的舞台服饰
作者:王培喜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青春版  昆曲青春版  《牡丹亭》  《牡丹亭》  舞台服饰  舞台服饰 
描述:展了戏曲服饰的艺术功能,更新了戏曲服饰的设计理念,体现了戏曲服饰新的美感.该剧的成功既为戏曲服饰服务现代舞台提供了新思路,又为昆曲的现代传承提供了重要范例.
“读写双赢”教学例(五):专题之“花季悟爱情”
作者:赵谦翔  来源:语文教学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  读写  专题  教学  绿色教育  《西厢记》  《牡丹亭》  《红楼梦》 
描述:没有话语权吗?以功利为本漠视人性的灰色教育,让花季学子掩耳盗铃地回避现实的爱。唯有张扬以人为本的绿色教育,才能让他们直面现实人生,坦诚地观情赏爱,谈情说爱,评情论爱。
千古绝调《圆驾》:谈《牡丹亭·圆驾》的艺术特色
作者:陈文珍  来源: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团圆  大团圆  情与理  情与理  荒诞  荒诞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圆驾》写了杜丽娘、柳梦梅的团圆 ,但这是不了了之的团圆、荒诞的团圆 ,其独特结局的形成 ,与明代中期开始的审美情趣的发展有关 ,也反映了汤显祖创作思想的矛盾。本文对深入研究汤显祖的创作思想 ,有一定的意义
千古绝调《圆驾》--谈《牡丹亭圆驾》的艺术特色
作者:陈文珍  来源:三明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团圆  情与理  荒诞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圆驾>写了杜丽娘、柳梦梅的团圆,但这是不了了之的团圆、荒诞的团圆,其独特结局的形成,与明代中期开始的审美情趣的发展有关,也反映了汤显祖创作思想的矛盾.本文对深入研究汤显祖的创作思想,有一定的意义.
宋诗鱼举要(三)--托鱼即兴
作者:佳民  来源:渔业经济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隐喻  黄庭坚  宋诗  王安石  政治讽刺  即景抒情  渔船  鲤鱼  黄州 
描述: 宋诗有关渔(鱼)的内容,大量地是托鱼即兴的诗篇。即在游览山水胜迹中,即景抒情,观感之作。但其中也不乏政治讽刺或发牢之类的隐喻。如苏轼政治上失意之后,使他更加纵情于山水之间,以领略人生的另一种乐趣。许多诗既写其
借景抒情“春风”--王安石《泊船瓜洲》新解
作者:李昌前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借景抒情“春风”--王安石《泊船瓜洲》新解
宝安沙井入声舒化现象
作者:陈晓锦  来源:中国语文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宝安沙井入声舒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