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作者:孙武军 刘禹锡  来源:少年文艺(写作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梧桐  李商隐  郑思肖  欧阳修  湘夫人  九歌  串香  诗情  屈原  晏殊 
描述:
纳兰
作者:暂无 来源:青少年日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纳兰  纳兰容若  晏几道  细读  人生  柳永  流转  开花  唇齿  蛰伏 
描述:1月25日晴细读纳兰会发现,豪放是外在的风骨,忧伤才是内敛的精魂。家的名字少有不好的,像晏几道、柳永、秦少游,但好似"纳兰容若"这样的又有几人?"纳兰容若"只这四个字便是一阕绝妙的好词,唇齿之间
论》在学理论上的贡献
作者:傅淑芳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时期  北宋王朝  发展史  李清照  王安石  宋代社会  士大夫  北宋末年  教坊  学理论 
描述:》还就的创作方法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宝贵的具体意见。
“似曾相识燕归来”
作者:暂无 来源:小学语文教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浣溪沙》  背景知识  备课参考  小学  语文  北宋 
描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是北宋初期做过宰相的词人晏殊写的《浣溪沙》一词中的名句,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称颂。其实,大家可能不知道,“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句并不是晏殊所作,而是他的朋友王琪所作。
立意高远 尺幅千里——王安石《桂枝香 金陵怀古》赏析
作者:夏守柱  来源:阅读与鉴赏(初中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立意  王安石  《桂枝香  金陵怀古》    初中  语文  阅读欣赏 
描述:立意高远 尺幅千里——王安石《桂枝香 金陵怀古》赏析
略谈王安石的文学创作
作者:钟尚钧  来源:阿坝师专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学创业  中国  北宋  散文  诗歌  杂文   
描述:略谈王安石的文学创作
冷遇的宿命:论《牡丹亭》中梦梅形象
作者:田雯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梦梅  梦梅  创作思想  创作思想  接受与传播  接受与传播 
描述:《牡丹亭》里梦梅这一形象虽然承担着爱情男主人公的角色,但是对他的研究却甚少,并且存在诸多非议,较之于杜丽娘在戏曲史和文学史的地位相差甚远。本文试图从汤显祖的创作思想与《牡丹亭》的接受和传播这两方面
论戏曲意象的多重审美功能:以《牡丹亭》中“”意象为例
作者:陈小凤  来源: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  戏曲  牡丹亭  牡丹亭  意象  意象  审美功能  审美功能 
描述:戏曲秉承我国传统文艺美学的精神,重视意象创造,具有独特的美学神韵。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创造了以牡丹亭为主体的意象系列,本文将对作品中意象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与人物形象塑造及剧情建构的独特作用
解析《牡丹亭》中梦梅形象的意义
作者:吴天宁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梦梅形象  梦梅形象  特点  特点  结构作用  结构作用 
描述:非是一个毫无光彩的角色,而是与杜丽娘的形象相映衬而存在的.
梦梅形象的一个非典型侧面解读
作者:王赟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梦梅  另类解读  人生感悟 
描述:《牡丹亭》是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讲述了一个怀春的少女,由梦而死,因情复生的故事。一直以来,学术界都把梦梅解读成为一位痴情才子、血性男人,他敢爱敢恨,外形惊艳,他蔑视礼法,不畏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