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74)
报纸(24)
学位论文(5)
图书(5)
会议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49)
地方文献 (58)
地方风物 (3)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18)
2011(12)
2006(14)
2001(7)
1999(4)
1997(5)
1995(5)
1994(5)
1986(7)
1983(2)
按来源分组
其它(13)
艺术百家(5)
中国戏剧(4)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
中国医药报(1)
剧坛(1)
戏剧、戏曲研究(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作家(1)
歌曲(1)
新昆山腔的律规范与汤显祖剧作的"失律"
作者:黄振林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新昆山腔  失律 
描述:"失律".
人生失意无南北——王安石《明妃》赏析
作者:杨忠广  来源:学语文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人生失意无南北——王安石《明妃》赏析
阅读视野嬗变中的王安石《明妃
作者:易淑琼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明妃  历史批评  美学判断  当代的存在 
描述:是读者的主观性反响和文本的客观性存在二者的交互作用,故而,《明妃》的阐释实际上即成为姚斯所说的一种“当代的存在”。但不管每一时代的读者怎样试图求得确解,都有其阐释的局限性。
重论汤显祖《牡丹亭》之音律及“汤沈之争”的学背景
作者:陈伟娜 刘水云  来源: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沈之争  汤沈之争  音律  音律  学背景  学背景 
描述:《牡丹亭》的音律问题直接引发了明代戏剧史上所谓的“汤、沈之争”。由于忽视对该剧音律的探讨,导致人们对这场争论至今尚无合理的解释。汤显祖在《牡丹亭》的用韵、格律、宫调等方面,既有合理的运用规则,也有随意的破坏成例。“汤沈之争”暴露了明清戏曲家对戏曲音律认识的不足。
广东家梁廷楠“小四梦”创作论析
作者:陈恩维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梁廷楠  创作论  广东  “临川四梦”  戏剧功能  学术著作  汤显祖 
描述:蕴的精心设计上。“小四梦”的创作,经历了一个“梦”之戏剧功能不断增强,情理意蕴日益丰富的过程。
一部考证的力作——《明清家考》序
作者:吴国钦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考证    明清时期  政治运动    汪道昆  汤显祖  陈梦雷  俞平伯 
描述:济的飞速增长与人心的日渐浮躁,一种不安分的情绪在学界不断蔓延,考证的学问常被冷落。汪超宏君不为时势所惑,不贪多务全,他以一种甘
董永戏文佚,真耶?伪耶?
作者:班友书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董永  辑佚  元杂剧  槐荫树  正始  传奇  宋元  胡应麟  古典文学  秀才 
描述: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于1956年出版了钱南扬先生辑录的《宋元戏文辑佚》。这是一本全面辑录宋元戏文佚的专著,计收佚891支,涉及戏文167种,引用参考书目168部,资料之丰,令人惊佩不已。它证实
「經之說」在經學史上的意義
作者:陳文豪  来源:文藻學報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禮»  «儀禮»  鄭玄  朱子  章學誠 
描述:為«儀禮»,雖然解釋各有不同,但其立基於儒家對「禮」的傳統認識,及禮「有本有文」的體用思想,則有其共同的地方。 「經之說」在經學史上的意義,本文得出三點結論,那就是:(1)「經之說」的記載,顯示
馬湘蘭與明代後期的
作者:華瑋  来源:戲曲學報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馬湘蘭  梁辰魚  張鳳翼  張獻翼  湯顯祖  明代戲  明代名妓文化  西廂記  紅線女  紫簫記 
描述:並且,她曾出資為梁辰魚刊印其雜劇,她的情俠形象也可能對湯顯祖的女性角色創造有所啓發。從她本身的作為以及文人對她的描繪,足以見證出明代後期名妓在文化藝術場域上所扮演的傳播、推動與創造者角色。
吴炳坤:半生情缘筝
作者:廖群严 浩博  来源:今日华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 首首筝,演绎人生精彩篇章。 倾情古筝 半生痴迷 吴炳坤先生出生在一个热爱音乐的家庭,父亲擅长二胡,母亲则是古筝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