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雅俗结合的古典戏曲美学思潮
作者:杜卫  来源: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戏曲  雅俗结合  美学思潮  音律  汤显祖  双美  曲情  审美意识  文人雅士  汤沈之争 
描述:雅俗结合的古典戏曲美学思潮
试论中国古典戏剧的浪漫主义
作者:谷翔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浪漫主义特色  中国古典戏剧  现实主义  创作方法  汤显祖  关汉卿  窦娥冤  古典主义戏剧  文艺思潮  中国民族戏剧 
描述:出规律,显然是有意义的,但绝不能把生动的联系变成刻板的模式。以本文要论述的中国古典戏剧为例,由于它并不象欧洲古典主义戏剧那样在等级礼仪极为森严的十七世纪法国定型,所以并不存在古典主义式的刻板性。
中日古典戏剧美比较谈
作者:李大朋  来源: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戏剧  比较谈  世界戏剧  观众  日本民族  戏剧艺术  剧场性  花道  汤显祖  近松门左卫门 
描述:供范例而使其
新旧《牡丹亭》与中国古典文化
作者:刘素娥 吴媛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中国古典文化  昆曲艺术  白先勇  汤显祖  新旧  大学生  传统剧目  戏剧史  爱情 
描述:《牡丹亭》是昆曲中最富盛名的传统剧目,是我国戏剧史上的一朵奇葩。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说:“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然而近年来,伴随着整个昆曲艺术的式微,昆曲大戏《牡丹亭》也在渐渐被人们淡忘。
古典戏曲大团圆现象一解
作者:黄荣志 徐正英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戏曲  《牡丹亭》  《西厢记》  功名意识  科举制度  汤显祖  《霍小玉传》  《琵琶记》  下层文人  《拜月亭》 
描述:古典戏曲大团圆现象一解黄荣志,徐正英才子佳人,密约偷期,私订终身,或才子落难,贫女相救,私结夫妻。然后,才子进京,状元及第,佳人苦盼到头,终成眷属。这几乎是我国古典爱情婚姻剧(尤其是才子佳人戏
古雅:《红楼梦》诗词的文化气脉
作者:姜志军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诗词  《西厢记》  林黛玉  贾宝玉  《牡丹亭》  曹雪芹  大观园  气脉  警幻仙姑  文化思考 
描述:品读《红楼梦》诗词,给人一种时空的纵深辽阔感和文化气脉的雄厚流动感,使人能触摸到它搏动的文化气脉,能把玩它古朴优雅的审美意蕴。
诗词尝析偶拾
作者:流舟  来源: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偶拾  “多”  典故  叶燮  古典诗词  “湿”  谐婉  晏殊  诗家语  字锤 
描述:古典诗词中往往用典。所谓用典,就是在诗词中融入一些历史故事传说,将它们组成诗材,用以表现主题。用典的目的大抵有二:一是增加诗词的容量;一是避免直说。 诗词比起小说、散文来,更要求高度凝炼。要以最少
历代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
作者:郝洪涛  来源:社科纵横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国主义传统  爱国主义思想  梁启超  王安石  爱国诗  《狱中题壁》  《登鹳雀楼》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历史局限性  留取丹心照汗青 
描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国历代诗词中的永恒主题。几千年来,光辉灿烂的爱国主义诗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值得阅读与欣赏,并使之发扬光大。纵览历代爱国诗词
中国古代咏竹诗词漫谈
作者:王友胜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  郑板桥  中国文人  古代文人  王安石  中国传统美学  知识分子传统  文化人格  文化内涵  审美意象 
描述:中国古代咏竹诗词漫谈
宋词与理学家:兼论朱熹诗词
作者:缪钺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理学家  宋词  朱熹  课题  音乐  《宋诗选注》  晏几道  作诗  《全宋词》  刘熙载 
描述:一下宋词与理学家的微妙关系,也是一个有趣味、有意义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