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中国古代历次改革的异同及其规律
-
作者:方兢 来源:宝鸡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 经济改革 桑弘羊 政治改革 中央集权 经济体制 变法 社会体制 王安石 经济权力
-
描述:察,并对各次改革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发现历次改革的产生,既有其当时的具体原因,又有着共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既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又有着相同的原则。各次改革
-
说课文稿的写作格式与要求例谈
-
作者:李铁军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写作格式 五代十国 中央集权 知识结构 周世宗 北宋初年 学法指导 板书设计 分裂割据
-
描述:说课文稿的写作格式与要求例谈
-
历史难点精解(一)
-
作者:陈伟国 来源:中学文科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民族关系 中央集权 经济文化交流 战国时期 科举制度 封建统治 民族融合 董仲舒 江南经济
-
描述:际上是经济基础的变革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必然反映.百家争鸣这一局面在秦朝结束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政治的统一要求思想统一.
-
《周礼》畿服所见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
作者:彭林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方分权 中央集权 郡县制 传统思想 本质区别 儒家 中央与地方 礼乐 孟子 制度
-
描述:调,因此,它采用了分封制的外在形式。但是,春秋以降,天于受制于列强,形同“告朔之饩羊”的局面使它不
-
中外历史问答题18例
-
作者:刘灿中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共产 王安石变法 问答题 社会主义改造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日本 民族资本主义 人的策略 中央集权
-
描述:00户(注:该年97州未申报户口数)。试分析这些统计数字变化的主要原因。
-
文化建构与文学史
-
作者:林继中 来源:社会科学杂志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举制 北宋中期 王安石 士族门阀 庶族地主 中央集权 文学史研究 科举取士 士大夫 官僚机构
-
描述: 将文学史置于社会学、政治经济学的视野加以考察,是建国以来的文学史研究的主要范式。这一范式取得了坚实的成绩。然而人们依然不能满意,特别是在当前开放改革的热潮中,文学史号当今现实拉开距离,在相当多青年学生的心目中成了“冷门”。要使文学史获得现代意识与活力,就必须在我国长期形成的文化构型的发展、嬗变的运
-
宋代士大夫的生活、思想风貌与理学、文学
-
作者:马积高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士大夫 理学家 王安石 中央集权 文字狱 宋代文学 政治制度 朱熹 儒家经典 无关系
-
描述:一些问题: (一)宋代理学思想的产生,过去曾有人追溯到唐代的韩愈和李翱,侯外庐主编的《宋
-
要“任人唯賢” 不搞“任人唯亲”——儒法斗争历史经验之一
-
作者:陆协新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主阶级 儒家 王安石 儒法 秦始皇 奴隶制 大地主 中央集权 奴隶主贵族 春秋战国时期
-
描述: 干部问题是历史上儒法斗争的一个重大问题。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在这个使用干部的问题上,我们民族历史中从来就有两个对立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贤’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亲’的路线。前者是正派的路线,后者是不正派的路线。”历史上的法家搞的是“任人唯贤”路线,儒家搞的是“任
-
略论法家的耕战政策及其历史作用
-
作者:暂无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作用 地主阶级 历史借鉴 中央集权 农战政策 封建制度 汉武帝 奴隶主贵族 张居正 王安石
-
描述: 法家的耕战政策,又称农战政策。它是历代法家政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以保证封建制确立和巩固的基本政策。当前,研究法家的耕战政策及其历史作用,不但能够为我们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并且对于进一步揭露与批判林彪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深入开展批林批孔运动,也是十分必要的。
-
第五章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
-
作者:暂无 来源:历史学习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族融合 认知结构 助学指导 北宋中期 藩镇割据 五代十国 中央集权 加强 王安石变法 积贫积弱
-
描述:第五章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