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不同凡响人生——记郑州市劳动模范、联开运输总公司总经理、
作者:李芳太 刘红印  来源:改革与理论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劳动模范  郑州市  人生  总公司  党委书记  总经理  运输  关厂  产权有偿转让  风险抵押承包 
描述:司,简单的企业名称变更的背后却有着并不平凡的故事……
长久的牵挂——潘心城副主席带领书法家赴永泰慰问、春联
作者:孙红英  来源:政协天地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副主席  书法家  春联  王安石  风送  贫困农民  政协  贫困户  纪念碑  生活内容 
描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当春天来临,人们欢天喜地迎接万象更新的一年时,我们都会想起王安石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
超轶不群 清廉有声——为纪念曾巩逝世九百周年而
作者:宁裕先  来源:争鸣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超轶不群 清廉有声——为纪念曾巩逝世九百周年而
乡土命运 绘时代风神--《中国乡土小说选》析评
作者:梁鸿安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土文学作品  中国乡土小说  中国现代文学  刘绍棠  地方色彩  乡土作家  时代内容  地方特色  民族风格  四十年代 
描述: 中国的乡土文学,是现代文学大潮中的一股股活泼泉流,一道道山野清溪。它坦诚地抒写着乡土与乡民的命运,真切地描绘着社会的风貌与时代的精神,虽然它有时仿佛是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文学潜流,然而在时代风涛的推波助澜之下,却也曾卷起过千堆雪浪,飞溅
辛勤耕耘六十载 出版战线春秋——王益同志从事出版工作六
作者:长弓  来源:印刷技术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出版工作者  座谈会  王益  激光照排系统  副署长  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  出版事业  领导干部  新闻出版  中国印刷 
描述:业的发展,也作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贡献。其中最为突出的有:1982年,王益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关于改变出版印刷落后面貌对新华社记者的谈话”,这个谈话,反映到当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胡乔木同志和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邓力群同志那里,他们作了重要批示,由此诞生了由国家经委牵头、有关部委组成的“印刷装备协调小组”,把印刷技术改造列入国家重大改造项目,从而揭开了印刷技术发展史上的新一页。1978年7月,王益同志亲赴香港考察,商谈引进英国蒙纳激光照排系统事宜,从考察到引进,前后历21个月。该系统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对推动我国激光照排系统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1981年,王益同志在参加“全国印刷科研工作座谈会”时,向国家科委副主任武衡建议,拨款给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兴建PS版中试车间,武衡同志当即作出了拨款100万元的决定,从而揭开了我国PS版科研、生产史上的新的一页。1985年6月,
以古今貌异神非--李商隐《贾生》与王安石《贾生》比较谈
作者:王美春  来源:三角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李商隐  贾谊  汉文帝  咏史  唐代诗人  宋代诗人  比较谈  古典诗  孝文帝 
描述:我们漫步于中国古典诗苑里,映入眼帘的是一簇簇奇葩异卉。其中,咏史之作颇引人注目。而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贾生》与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贾生》在咏史之作中又可谓独占花
王骥德与吴江派问题的再探讨--与夏时先生商榷
作者:陈建华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江派  王骥德  音律  汤显祖  曲律  戏曲创作  商榷  徐渭  批判  切中要害 
描述:论与剧作风格进行了探讨,举出了种种王与沈璟的联系的材料,说明了王骥德不仅属于吴江派,而且是吴江派中的主要成员。本文打算在徐文的基础上对王骥德与吴江派的关系再作一番探讨。
避实 虚 清空 情真——评《瑶妃传奇》的当代审美意识
作者:阳熠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真  艺术精品  戏剧史  作品  当代人  李渔  审美意识  京城  创作者  汤显祖 
描述:、元曲。这虽然是文体演变的规律,但却道出了一条法则:一旦表现思想的形式制约了内容,新的形式必然产生,内容总是寻求相应的形式为载体,以求统一和谐。事物总是不断向前发展,静止状态
共撰巨史中华——访台湾著名史学家黄大受教授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新闻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共撰巨史中华——访台湾著名史学家黄大受教授
《水浒传》洪太尉误走妖魔在于影射王安石变法
作者:卢明  来源:菏泽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水浒传》  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  洪太尉 
描述:,应当有其特别的寓意。元党人及后来秉持理学的儒家人士大多认为北宋的变乱自王安石变法开始,而以蔡京等人为代表的徽宗朝的奸臣多为变法的支持者,这就更加说明了《水浒传》楔子对王安石的影射。